人民网健康·生活

暖心小事彰显医者仁心

陈晓曼

2017年08月01日08:51 来源:健康报网

从手术原因、安全性、技术保障到术后康复,暖心医生手写万字,化解聋哑老人畏惧手术的心结;设置温馨报告领取室,面对面安抚和疏导,肿瘤放射科医护人员帮患者重燃生的希望;面对手术台上患者的无助与恐惧,细心护士走上前,给老人一个鼓励的拥抱。近期,媒体陆续刊登的医患温馨故事,让不少人对医护人员竖起大拇指。这些看似寻常的暖心小事,浓缩了医护人员的细心、耐心和责任心,是医者仁心的真实写照。

或许有的医护人员会说,我不善言辞,加之工作繁重,实在没时间对患者嘘寒问暖;或许有的医护人员认为,只要我技术过硬,把病治好了,这些东西可有可无。实际上,医术高超固然重要,而服务态度、人文关怀和换位思考同样重要。医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它的服务对象是身心脆弱的患者。医学有时还是个“无力”的学科,至今对很多疾病束手无策。所以,面对重症患者,医护人员的一个微笑、一句鼓励、一个拥抱,都能给患者以更大的勇气和信心。当然,这也绝非要求每位医护人员都变身心理专家,或一定要花多少时间跟患者谈话沟通。当患者无助、紧张时,轻轻拍拍他的肩膀;当患者耳朵不好、听不清时,附身凑近大声点说话;当冬天为患者听诊时,先用手焐一下听诊器,不至于让患者感觉太凉。医生的仁心,更多地体现在“润物无声”的细节上,体现在由衷的温情发散中。

中国医师协会做过的一项调查显示,在我国发生的医患纠纷中,因医疗技术原因引起、真正构成医疗事故的很少,而80%以上的纠纷源于医患之间沟通不够,医疗服务过程中医护人员态度生硬。改善医患关系,革除体制机制的弊端自然是根本路径,但医患都不能置身事外。双方都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医护人员尤其要注重跟患者沟通,对患者多一点耐心、多一点体贴、多一点同情心,医患关系就能少一分撕裂,多一分弥合。

人们乐见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用仁爱之心对待患者,但个体行为总是带有随机性和随意性。国家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以来,也涌现出不少好的做法、好的经验。是否可以将这些好的经验做法提炼总结,在评估可行性后进行推广,使之不再是某个医生或护士的行为,而成为一种制度,一种行业自觉,让更多的患者可以感受到医者仁爱之心。

(责编:权娟、聂丛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