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投币祈福不如感恩当下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语沐心理创始人 尹绍雅

2017年07月10日08:12 来源:人民网―生命时报

  经常出门旅游的朋友应该很有感触,中国人的“祈福”行为无处不在,几乎已经达到有玻璃罩的都是功德箱,哪怕是北京自然博物馆的恐龙骨架;有水的地方都是许愿池,哪怕是济南的趵突泉;有坑的地方就可以祈福,哪怕是洛阳博物馆的千年石棺。最近发生的“祈福”行为更奇葩,6月27日下午,一年过八旬老太在登机途中,竟然向飞机发动机抛撒硬币“祈福”。 

  其实,祈福行为不仅仅是中国独有,古今中外,祈福行为无处不在。自古人们就有把贡品奉献给神明,向神明表明愿望和需求,期望神明能迅速给予反馈的传统,大到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小到个人升官发财、婚配、生娃都适用。说白了,祈福就是向神明送礼,获得回报,我们称其为“交易式信仰”。 

  对“祈福”行为的热衷,通常有两种心理推动,一种是期待和需求,祈福行为的背后,是祈福者有一些美好愿望希望得到实现,但自身对于这种愿望的到来感到不确信,所以需要一些外力增强信心;另一种是从众行为,看到别人扔硬币,自己也要“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地扔一下,否则万一有效,自己不是亏了吗?无论是哪一种心理动因,都表明祈福者内心力量的薄弱,他们无法通过自身力量去获得想要的东西,也无法通过自身的智慧去平息欲望带来的烦恼,所以求助于外力。 

  “祈福”行为本身并无害处,相反,如果一个人每天能向上天、向外界祈福和感恩,还会促进心理健康。但是像上文所述的种种行为,对他人、景区造成了破坏和影响,就与祈福心愿相违背了。 

  祈福的真正意义是加强内心的力量,增强追求幸福的信心。它不是依靠外力,而是祈福的当下,你会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进而产生愿力去追寻。倘若你每天嘴里说着美好的愿望、心中想象着愿望实现的时刻、并且感恩当下所拥有的生活,相信不用多久,你的心愿就会达成。▲

(责编:权娟、许心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