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为染艾生单设考场后,关爱还需接力

2017年06月03日09:45 来源:健康报网

  □陈晓曼

  山西临汾为红丝带学校16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毕业生单独设高考考场,引发社会热议,很多人认为此举是关爱之下的“歧视行为”。该校校长郭小平回应,当地很多人熟悉情况,和其他学生一起考试担心引起抗议,单独设立考场,有助这些孩子们和其他孩子的发挥。(6月2日《北京青年报》)

  消除歧视最好的做法就是一视同仁。让染艾学生融入普通学生之中,正常分配考场,当然是最理想的状态,但现实是否能如人所愿呢?从第一例艾滋病病例发现至今的30多年里,我国政府和民间机构一直在为消除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歧视而努力,部分公众也从谈艾色变逐渐趋于理性,但仍有人对染艾者存在误解、偏见和恐惧。从就职体检不过关、看病屡被拒等新闻报道中就可见一斑。所以在当下,脱离现实而高谈“一视同仁”的理想,帮不了这些孩子,也打动不了偏见者。

  郭小平与染艾学生朝夕相处十几年,他比其他人更了解染艾者生存的窘境和尴尬。高考是影响这些孩子一生的关键节点,机会稍纵即逝,为了给孩子们一个平静的应试环境,多一份融入社会的机会,郭小平为孩子争取到单设考场的许可,也算用心良苦。有人认为这是“把孩子们保护在真空之中”,但这正反衬出现实的无奈,毕竟现实生活中能够真正放下戒备拥抱艾滋病感染者的人还是少数。政府有关部门批准设立这个考场,也可以看作是一种解决现实问题的积极作为。

  扭转公众对染艾者的偏见和歧视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当下迫切要解决的是,这些染艾学生考完之后可能面临的一系列更大的难关。比如,他们在高校录取环节,能否得到公平对待,是否会遭到学校的排斥和拒绝?如果走进大学,隐私能否得到应有的保护,老师能否像对待正常学生一样对待他们,同学是否愿意和他们同桌进餐、同室休息?日后走向社会,他们能否如愿找到工作、正常生活?要破解这些摆在染艾学生面前实实在在的问题,需要社会各方的努力和支持,政府部门尤其不能缺位。

  可以预见,这16个孩子以后将面临的人生挑战还会更多。如何让他们持续地获得常人的生活体验、成长条件、发展机会,何时他们不再需要“特殊照顾”与“特殊政策”,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尤其需要更多的郭小平行动起来,去帮他们争取机会。也期待这批“特殊的孩子”,由此迈出关键一步,用自己精彩的人生来冲淡社会的艾滋病阴影。

(责编:李轶群、许晓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