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压出来的假心梗

胸痛、晕厥、呼吸困难,也可能是应激性心肌病的表现

2017年05月26日08:43 来源:人民网―生命时报

最近,29岁的小刘因为跟女朋友分手受到了不小的打击,每天郁郁寡欢、无精打采。这天下班回家,路上小刘又想起了前女友,突然感到胸前一阵剧痛,并且出现了呼吸困难、满头大汗等症状。小刘赶忙坐在路边的座椅上休息,路人看到他的异样后,帮他打了120急救电话。

到了医院,医生发现小刘的心电图和血液检查都提示有心梗的可能性,但随后的心脏冠脉造影却发现患者的冠状动脉未见明显固定狭窄。经过心室造影、及心脏彩超等检查后,医生根据小刘的症状和病史综合诊断认为,他患上了应激性心肌病。经过治疗后,小刘十分不解,觉得自己年纪轻轻,平时又没啥表现,怎么就患上心脏病了呢?

其实,应激性心肌病,也叫作心尖球囊样综合征,或Tako-Tsubo心肌病,最先由日本人发现。很多情况下,患者的临床表现会与急性心肌梗死类似,患者常出现剧烈胸痛、胸骨后压榨感、呼吸困难和晕厥等症状,部分患者甚至以急性心力衰竭为首发症状,但冠脉造影却又见不到冠状动脉狭窄。某些情况下,左室造影或心脏超声检查会出现一过性的心尖部室壁运动异常,收缩呈气球样的改变,一般来说上述改变是可逆的,并且预后良好。

应激性心肌病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主要与儿茶酚胺过度释放和心肌缺血有关联,并且发病多见于绝经后的妇女。但是,大部分患者发病前均遭受过严重的精神或躯体刺激,如小刘那样的失恋或者亲人故去等。因此,建议发病后的患者和高危人群,平时要注意开解情绪,避免受到过于强烈的刺激。一旦出现情绪上的问题,要通过合理的方式发泄出来,不能憋在心里。

还需要提醒的是,虽然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一般会在几个月内恢复正常。但发病后仍有一定的风险,不要不当回事。有研究指出,该病住院死亡率为1.1%~3.2%,尤其对于严重心力衰竭、肺水肿、心源性休克的患者而言,出现该病后更要小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 殷兆芳 薛超)

(责编:王亚微、许心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