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孩子长高高,这几个“锦囊妙计”要牢记

2017年04月25日13:26  来源:人民网-科普中国
 

春光明媚,万物生长。其实对于孩子们来说,每年的3-5月也是他们身高长得最快的时候,其速度是其他月份的2-3倍。这是由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形成的:一方面,日照时间逐渐增多,充沛的阳光照射可以帮助孩子充分吸收钙质,有利于骨骼生长;另一方面,春天气温逐渐增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血液循环加快,生长激素分泌加速,这些都可以帮助孩子长个儿,所以孩子的身高在春天长得格外快。人的身高不仅取决于遗传因素,还与运动、营养、睡眠等其他影响因素有关。那么,怎么抓住春天这个黄金季节帮助孩子长高呢?

点击下载本组图片

一名虎丘中心幼儿园的老师为小朋友进行称体重、量身高。

(王建中/人民图片)

(声明:凡带有“人民图片”字样图片,系版权图片,受法律保护,使用(含转载)需付费,欢迎致电购买:010-65363647或021-63519288。)

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孩子长高

睡眠对孩子身高的增长来说非常重要。在睡眠中,身体得到彻底的放松和休息,细胞组织开始进行修复和再生。由于当人体处于深度睡眠状态时,生长激素的分泌量相较于清醒时会明显增加,所以孩子的脑垂体在此时会大量分泌生长激素,促进孩子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帮助孩子身高增长。绝大部分生长激素基于人体内部的生物钟或昼夜节律,在睡眠中进行脉冲式释放,一般从夜间22点前后(约晚上21点到凌晨2点)生长激素的分泌量会达到顶峰,这个数值是白天的5-7倍;另外在凌晨6点前后(即5点到7点),生长激素也有一个分泌小高峰。所以早早入睡,拥有良好睡眠质量是孩子长高的必备条件。

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所需的睡眠时间也有所不同。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大多数孩子需要8到12小时不等的睡眠时间,以下为具体年龄段所对应的睡眠时间:

4个月到12个月大的婴儿:12-16小时(包括日间小睡);

1岁到2岁幼儿:11-14小时(包括日间小睡);

3岁到5岁学龄前儿童:10-13小时(包括日间小睡);

6到12岁学龄儿童:9-12小时;

13到18岁青少年:8-10小时。

另外,美国儿科学会也建议家长在孩子睡前半小时内关闭所有的屏幕,并且不要在孩子的卧室放置电视机、电脑、智能手机以及其他屏幕设备。

充分的运动有助于孩子长高

运动可以帮助孩子强身健体、越长越高。对孩子来说,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强化孩子的肌肉、骨骼和韧带。跳绳、弹跳、纵跳摸高等跳跃类运动可以帮助孩子增加下肢血液供应,给予长骨节律性的压力,加速骨骼生长,这类弹跳运动一般以每天1-3次,每次5-10分钟为宜;短距离快跑则可以帮助身体分泌生长激素,增加下肢骨骼长度;游泳和打篮球、打排球等球类运动可以增强孩子骨细胞的活力,促进骨骼生长,拉伸肌肉,增强肌肉力量;骑自行车、散步等户外运动可以帮助孩子预防肥胖,维持生长;瑜伽等动作可以通过拉伸脊柱和关节来使孩子长高。

享受阳光有助于孩子长高

阳光是维生素D最好的来源,维生素D有助于钙和磷的吸收,使孩子的骨骼长得更好更快,是人体不可或缺的营养物质之一。每天晒20分钟太阳,可以帮助孩子强壮骨骼、提高身高。但是,去户外晒太阳要注意时间段的选择。一般来说,早晨6-10点和傍晚的4-5点较佳,因为这两个时间段既可以享受阳光,得到足够的维生素D,又可以尽量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

营养合理的饮食有助于孩子长高

均衡摄入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可以帮助孩子发挥生长潜力。

钙对于骨骼生长来说非常重要,牛奶、酸奶、奶酪、黄豆及其制品等食物中富含钙。除了钙以外,牛奶中所含的维生素A和蛋白质是孩子生长发育的必需品。所以,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每天可以喝2-3杯牛奶

维生素D是人体必需的维生素之一,它有利于人体吸收钙质,促进人体骨骼发育,维持免疫功能,缓解炎性反应。如果孩子缺乏维生素D,就会出现生长减缓、佝偻病、骨软化、免疫功能低下等症状。维生素D可以在鱼肝油、蘑菇、脂肪含量高的鱼类(鳟鱼、三文鱼、吞拿鱼等)、鱼籽、豆腐、奶酪、奶油、瘦肉、鸡蛋等食物中摄取。另外除了饮食,也可以通过日光浴获取维生素D。

保证孩子每天摄入足够的蛋白质是帮助他们发挥最大生长潜力的坚实基础和必要条件。家长可以让孩子多吃些鱼肉、虾肉、鸡肉、牛肉、鸡蛋、牛奶、豆腐及豆制品等食物来补充蛋白质。

增强免疫功能有助于孩子长高

春季气温多变,是感染性疾病的高发季节,而频繁的感染也会影响到孩子长个儿的问题。事实上,如果孩子的免疫系统较好,是可以避免很多感染性疾病的。家长可以通过健康的饮食、规律的作息来保证孩子健康的免疫系统。日常饮食中,新鲜蔬菜、水果、牛奶、坚果、奶酪等食物在孩子的食谱中不可或缺,同时,还应该避免孩子食用过多的加工食物、垃圾食品、高糖高脂食物以及含有氢化食用油成分的食物。(蒋本然)

本文由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医疗健康专委会主任委员王韬进行科学性把关。

“达医晓护”供稿

(责编:高黎明、姚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