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每年应积极检查防治眼病 小心眼底疾病来袭

2017年04月21日07:58  来源:新民晚报
 
原标题:糖尿病患者易患白内障?

  近30年来,随着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的显著增加,糖尿病已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肿瘤疾病的第三大致死原因,且发病年龄有日益年轻的趋势。

  据了解,很多眼病都是由糖尿病引起的。糖尿病性白内障也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老年人是其高发人群。眼科专家董珺提醒糖尿病患者,日常生活中要时刻留意眼部出现的各种不适症状,如视力下降、视物模糊、重影、失明等,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诊治。专家强调,“糖友”每年应积极检查防治眼病,这是唯一有效把握治疗时机、减少致盲的方法。通常而言,Ⅰ型糖尿病患者发病5年后应每年检查1次眼睛,Ⅱ型糖尿病患者则从发病起应每年检查1次。

  糖尿病患者失明几率比普通人高得多

  据董珺医生介绍,在白内障患者中,由糖尿病引起的白内障患者约占到三成,通常发病的原因跟血糖和尿糖升高有关。糖尿病引起的白内障,是因为晶体营养来自房水,当血糖升高,房水内糖也增多时,晶体内糖及其代谢产物如糖醇、山梨醇发生积聚,引起晶体渗透压的改变,导致晶体纤维的肿胀,进而断裂和崩解,最终完全混浊形成白内障,持续发展会引起患者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而白内障分为两种:糖尿病性白内障和老年性白内障。糖尿病性白内障由于是糖尿病性的慢性并发症,早期并没有任何表现,病程比较长,发展较为缓慢,也容易被忽略。再加上糖尿病患者以老年人居多,会误把眼睛视力下降看成是一种正常的衰退现象,而没把这种情况跟糖尿病联系到一起。忽略与糖尿病的相关性与严重性,等到发现疾病时往往已经造成较大危害,常常合并眼底病变,甚至部分患者因病程较长而导致失明。

  所以董珺医生提醒广大糖尿病患者,每年应积极检查防治眼病。Ⅰ型糖尿病患者发病5年后应每年检查1次眼睛,Ⅱ型糖尿病患者从发病起应每年检查1次。如有眼部异常感觉,则应缩短眼科随诊时间,如每半年或3个月1次。

  血糖控制平稳也可摘除白内障

  董珺医生透露,不少糖尿病白内障患者对治疗存在一些误区。有些患者认为自己患有糖尿病不能做白内障手术,或者认为手术没有效果,而放弃手术治疗。糖尿病患者通常具有血糖高、血锌偏低、伤口较难愈合、瞳孔不易散大等特点,如等白内障发展到晚期再做手术,将大大增加手术的难度与风险以及并发症发生的几率,如发生色素膜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并发症,严重者可达到失明的程度,最终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

  另外,一些患者认为血糖值高,不能做白内障手术,这其实也是认识上的误区。董珺表示,糖尿病患者只要控制好血糖,白内障手术完全可以顺利进行,绝大部分患者可以达到很好的术后视力。但需要注意的是,空腹血糖值是手术治疗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必须在血糖控制平稳、眼部无活动性炎症的前提下接受手术治疗。

  糖尿病患者更需小心眼底病来袭

  除了糖尿病性白内障外,糖尿病还可引起另一种更为严重的眼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病),该病是糖尿病在眼部的并发症之一。一般来说,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增加,糖尿病患者几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视网膜血管病变。如不及时发现和治疗,其最终的结果可以致盲。

  董珺介绍,视网膜好比是照相机的胶卷,对于我们看到完整清晰的图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所谓的血管疾病,包括视网膜血管肿胀、渗漏,甚至是视网膜表面长出异常的血管。起初,患者可能不会发现视力上的变化,但随着病情的进展,视力将受到很大的影响。

  董珺医师指出,“糖网病”病变的损害具有不可逆性,一旦视力明显下降便难以恢复,治疗难度也会增加。因此,糖网病防盲的关键在于早期进行视网膜病变的筛查以及定期做眼底检查,这是唯一有效把握治疗时机、减少致盲的方法。

  董医师表示,糖尿病治疗是个长期、艰巨的过程,患者在“管好嘴,迈开腿,控制血糖”的同时,一定要关注各种并发症,早发现、早诊断、科学治疗。糖尿病白内障患者应及时到医院检查,及时做必要的治疗,这样才能重新拥有一个光明的世界。(吴瑞莲)

(责编:张瑾琳、张希)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