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个孩子一样无助?这可能是“习得性无助”惹的祸

2017年04月19日13:04  来源:人民网-科普中国
 

“一切都是天意,一切都是命运,终究已注定”,像这首歌里唱的一样,你身边肯定也有这样“不得志”的朋友:他们面试屡屡碰壁,考试屡屡不中,相亲都得比别人多一次,仿佛陷入了不能“成功”的怪圈,总被一种“无助感”包围着,导致有的人甚至都开始怀疑人生了。为什么有时会觉得自己如此无助?怎么才能取得成功呢?

学生在教室外等待参加上海市八中“男子班”面试。(刘颖/新华社)

总觉得无助其实是“习得性无助”惹的祸

心理学家们发现,如果一个人总是在一项工作上失败,他就可能在这项工作上放弃努力,甚至还会因此对自身产生怀疑,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而事实上,此时此刻的我们并不是“真的不行”,而是陷入了“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状态中。这种心理让人们自设樊篱,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身不可改变的因素,放弃继续尝试的勇气和信心。

据《人民日报》报道,“习得性无助”的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提出的。他用狗作了一项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铃声一响,就对它进行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铃声一响,还没进行电击,狗就伏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即使把笼门打开,狗也不会逃走了。本来可以主动地逃离,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这种无助感的产生又可分为四个阶段:在努力进行反应却没有结果的“不可控状态中体验各种失败与挫折”;在体验的基础上进行认知,这时人们会感到自己的反应和结果没有关系,产生“无法控制行为结果和外部事件”的认知;形成“将来结果也不可控”的判定,也就是说即使努力也不可能取得结果;最终表现出动机、认知和情绪上的损害,严重影响后来的工作和学习。

如何克服习得性无助?

在日常生活中,失败是不可避免的,但要避免失败给人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就必须学习不被习得性无助干扰。那么,怎样才能逃离这种无助感呢?

首先,我们得承认现实,接受失败的可能性。失败总是令人不痛快的,有些失败所带来的结果甚至是相当有决定性的,但这一次的不好并不代表下一次、下下次都不好。成功的人一定是经历过无数次的失败和被拒绝,终于在某一个“下一次”找到了门径,取得了成功。

其次,要明白不断进行尝试是必要的,但是尝试的方法决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你需要从上一次的失败中总结经验,找到一种更高效的努力方法,只有这样,一次次的尝试才是有意义的。

再次,要做好心理预期,多给自己鼓励。假如有人忍受不住成功前的黑暗,承受不起无数的痛苦和绝望,那么他便只能待在原有的一小片天地中,又或者他只能去嫉妒成功者得来的成果,因为他完全无法去理解成功者之前所经受的失败。(焦艳)

本文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高文斌进行科学性把关。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供稿

(责编:张瑾琳、姚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