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跑马”警惕猝死 五类人群不适宜“跑马”

2017年04月18日08:16  来源:新民晚报
 
原标题:春季“跑马”警惕猝死

2017上海国际半程马拉松赛将于本周日早上7点在上海浦东正式鸣枪开跑。然而近年来各地马拉松比赛中的猝死事件依然偶有发生。上海远大心胸医院终身院长孙宝贵教授表示,马拉松运动是极限运动,对没有进行过长期系统训练的人来说,突然之间超过心脏负荷的极限,容易导致心肌缺血、心力衰竭,甚至猝死。他提醒,参加马拉松赛切不可高估自己的运动能力,要视自身身体状况而定。在比赛过程中如果感到心慌、胸闷、出冷汗等情况,要及时向医护人员求助,千万不要咬牙盲目坚持。

耐力运动可诱发心源性猝死

孙宝贵教授解释道:“我们的心脏好比汽车的发动机,在长途疲劳之后还要油门踩到底容易对发动机造成损伤。有的发动机还带有先天的缺陷,更要谨慎使用。”而马拉松就是典型的带有耐力疲劳性质的运动。因为各种器官都很虚弱,都需要血液,所以超负荷运转的心脏会加大运行强度,再加上少数人有先天性疾病,这也是不断爆出马拉松猝死事件的原因之一。

据介绍,马拉松比赛发生猝死的原因中相当大部分是心脏问题。常见运动猝死的实质是心室异常颤动后,心脏会短暂地停止跳动、停止供氧。而人类的大脑只贮藏大约10秒的氧气。如果心脏不能及时恢复跳动,每晚1分钟,存活几率便降低7%至10%左右。如果10分钟后还得不到有效救治,生还希望将十分渺茫。

“现在,心脑血管类疾病越来越年轻化。”孙教授提醒,由于心率失常、冠心病等疾病平时比较隐匿,很多年轻人即使患病也不自知。但是在长跑等剧烈运动的刺激后,心率、血压急剧上升,可导致疾病突发,患者轻则休克,重则猝死。

途中身体“报警”要量力而行

不少人认为长跑是一种“挑战”,因此跑步途中即使遇到不适也经常硬扛,这其实是不科学的做法。如果是身体疲劳、脚软等状况,用意志克服没有问题,但若是心脏等身体器官不适,应马上停止运动,必要时求救求医。

据了解,在跑步过程中,正常的疲惫如出汗、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时,可通过放慢速度进行调整。但孙宝贵教授特别指出,一旦出现步态不稳、心慌气促、胸闷心悸、脸色苍白或出冷汗等症状时,就是我们的身体发出的报警信号。此时,倘若勉强继续跑,就容易出现危险。“别用生命比赛,跑马拉松最重要的不是跑多快,而是感受到上述不适之后懂得缓慢停下来。”

孙教授介绍,对于半马选手来说,临近终点最容易发生危险。由于此时选手的心肌耗氧量及心脏负荷增大,身体逐渐达到极限,但许多半马选手觉得自己尚有体力,往往会冲刺完赛,出事故的概率也随之增加。

五类人群不适宜“跑马”

孙宝贵教授指出,以下五类人群都不适合参加马拉松:

第一,有基础心脏病的人。孙教授指出,这是因为导致恶性心律失常和心脏猝死的案例多发生在有基础心脏病的个体,所以对于有基础心脏病,如冠心病、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的人来说,并不适合跑超长距离的马拉松。

第二,感冒发烧的人。由于病毒性感冒会诱发心衰和心肌炎,而暴发型病毒性心肌炎是第二位导致心源性猝死的原因,因此感冒如果长达两周没有好,还伴有咳嗽、胸闷、心慌、憋气,就要引起重视。

第三,“三高”病人。据了解,人在跑步(特别是跑长距离)时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导致血压和心率不断升高,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有诱发严重心律失常,甚至脑出血的风险。而糖尿病人激烈运动后如果糖原储备不足,容易导致低血糖引起危险。另外,肥胖者往往存在代谢障碍,甚至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疾病,当长跑运动消耗过大时,容易引起危险。

第四,儿童和老人。孙教授说,跑马拉松的负担过重、消耗过大,不仅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不利,而且还会造成组织器官的损伤,因此少年儿童不宜跑马拉松。而老人因为内脏器官和组织老化,生理代偿能力弱,也不适合大强度的马拉松或长跑。

第五,无规律运动基础、未经过赛前系统训练的人。孙教授表示,参加马拉松比赛要求有长期规律的训练,以及循序渐进的运动量。不能自认为身体素质好、平时经常参加运动就直接参赛;不能期望临时抱佛脚式的短期运动训练可以明显提高心肺功能,硬要参加只能是加重心脏负担。

对于普通人来说,无论参加半马还是全马,都是在挑战体能极限。对此,孙教授建议,参赛者在赛前必须进行严格体检,包括心肺功能、心电图在内的各项指标,在赛前充分了解自己的心肺上限,调整训练和参赛计划,尽量减少心脏的超负荷运转健康参赛,而不是盲目赶时髦。(吴瑞莲)

(责编:张瑾琳、姚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