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老两口长期分离伤身心

关注自己的生活质量,不必为下一代牺牲太多

广东爱家心理研究所理事长 马健文

2017年03月31日08:22 来源:人民网―生命时报

  李丽娟和老伴结婚30多年,感情一直很好,生活、精神上都互相依靠。大儿子前两年在外地成了家,去年媳妇生下了第一个孙子。这虽说是件喜事,也让老两口有些惆怅。儿子平时工作忙,媳妇休完产假也得上班,因此儿子提出需要父母帮着带孩子。可老伴还有几年才退休,李丽娟无奈,唯有只身前往千里之外照顾孙儿,开始老两口两地分居的生活。这次过年回家,夫妻已近半年未见,李丽娟发现老伴瘦了一圈,两鬓多了许多白发,而且看上去有些忧郁,没以前那么乐观健谈了。 

  在我国,像李丽娟老两口这样老来分居的家庭并不少见,有的是因为带孙子,有的为照顾儿女,也有因为工作、生活习惯等其他原因。本该相依相伴、共享天伦之乐的年龄,却长期分离,这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会产生不小的损害: 

  1.夫妻关系受损。长期的分居必然使得老两口生活习惯、所见所闻产生差异,重新一起生活时摩擦变多,共同话题减少,使原本联结紧密的关系变淡。 

  2.身体健康受损。夫妻一起生活的老人在生活起居上会相互督促,较为规律,而独居或照顾子孙的老人容易忽视自己的需求,饮食、睡眠时间也比较随意。另一方面,因为没有老伴分担,一个人应付的生活琐事也会更多,身心负担增大,这些因素都将影响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3.语言交流减少。老夫妻生活在一起还能互相说说话,而面对子女时沟通更少,一是子女工作忙,二是两代人必然存在代沟,独居老人说话的机会则更少。语言交流不仅能排解平时的不良情绪,而且对老年人而言经常与人交流其实是在促使大脑运转,预防大脑机能衰退。没人陪说话的老人不仅会变得沉默寡言,思维能力也容易变差。 

  4.精神关怀不足。俗语云“千金难买老来伴”,除了生活上的相互依靠,夫妻之间精神层面的互相关怀和陪伴也很重要。否则老人容易感到孤独,出现沮丧、忧郁的心境。 

  因此,夫妻关系良好的老年人最好不要长期分开居住。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生活中难免要面对“黄昏分居”,此时,老人应注意以下几点: 

  1.若无法经常见面,夫妻间应形成每天通电话或视频的习惯,分享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保持对双方生活状态的了解。 

  2.子女应该在生活中多体谅老人,关心老人的感受,在工作之余多和他们聊聊天,多带他们出去户外活动,减少老人因两地分居所造成的困扰。 

  3.老年人需要尝试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将生活充实起来,既有益于保持心情愉悦,使生活更加充实,也会减少老人胡思乱想的机会。 

  4.应当主动融入周边生活环境,适当参加社区的老年人活动,结交一些志趣相投的朋友,建立自己新的朋友圈,降低孤寂乏味的情绪。 

  人到老年,要学会多爱自己一点。为子女、家庭操劳了一辈子,老了就应该转换思维,多关注自己的生活质量,在保证自己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再谈照顾子女,别为下一代做太多牺牲。年轻人也要多为父母考虑,别把带孙子看成父母的责任,须明白天伦之乐并不能完全替代老年夫妻的相互陪伴。

(责编:权娟、许心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