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球伤神经? 至今尚未被“红牌”

2017年02月28日08:20  来源:科技日报
 
原标题:头球伤神经? 至今尚未被“红牌”

英国研究人员近日在德国《神经病理学》杂志上报告说,频繁头球可能会导致足球运动员的脑部受损,日后出现神经退行性病变,研究人员强调,相关结论是基于较小的样本得出,未来还需进一步检验。

接触性体育运动,尤其是拳击和橄榄球等运动,一直被怀疑会导致慢性创伤性脑病,如今又爆出足球场上头球对球员的脑部损伤。

事实上,90年前,就有媒体意识到头球对大脑带来的伤害。当年,英国医学杂志称之为“足球运动员的偏头痛”。这之后,几乎每年都有大量关于头球导致脑部受损的报道。

拳击手更易患帕金森?

在体育训练和竞赛中,头部损伤与许多体育项目如足球、拳击、橄榄球、滑冰、滑雪、体操等有很密切的关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副主任胡永生教授在接受科技日报社记者采访时却表示,尽管国外已经有过很多研究,然而到目前没有很严格的数字说明,头球与脑部损伤有直接的关系,“虽然有一些撞击力很强的运动会出现这一现象,最著名的应该是拳王阿里。”

对拳击运动员来说,帕金森症或许是未来最糟糕的结果。

有着传奇运动员生涯的拳王阿里,因头部受到2.9万次的重击,使得他饱受帕金森综合征的困扰;而中国拳击王邹市明,为了预防日后也患上帕金森症,则保留了二儿子的脐带血。

那么,问题来了,阿里得的究竟是帕金森病还是帕金森综合征?早期的拳击生涯是不是最终导致他患上帕金森综合征的根本原因呢?

“帕金森病与帕金森综合征并不是同一个疾病。”胡永生解释说,截至目前,帕金森病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而帕金森综合征则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运动障碍性疾病,有明确的病因,如药物、中毒、感染、外伤和脑卒中等。“但拳击运动员患上帕金森综合征的风险确实比普通人高一些。”

“反复损伤会增加脑部功能受损的风险。”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研究室主任陈世益教授肯定的回答,同时还指出,国际上普遍认为运动所致脑震荡会导致慢性脑损伤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紊乱,其症状可以表现:构音障碍、锥体系和锥体外系功能损伤、抑郁和攻击行为等一系列问题,不仅是帕金森症和阿尔兹海默病。

但两位专家也透露,与拳击和橄榄球相比,足球头球对脑部的损伤相对弱些。

球员头球是否安全

头球是足球中重要的技术动作之一,被誉为足球场上的“第三只脚”,具有独特的魅力。针对运动员是否可以安全头球这一问题,陈世益认为,这需要更多的流行病学和其他相关研究来不断证实。《美国医学会杂志》上发表的一份医学研究曾表明:足球运动员因反复头球受到脑震荡将损伤记忆力和进行策划的能力。但目前我们所知道的是,尽管足球球员因为脑部疾病退役或者死亡的例子并不鲜见。例如英格兰著名前锋阿斯特的验尸官认为其脑部损伤应归咎于漫长职业生涯里频繁用头顶球;然而著名的德国球星比埃尔霍夫,作为一名世界级中锋,其必定无法避免频繁的头球,但他却在职业生涯末期,利用业余时间获得了德国哈根大学国民经济学硕士学位。

和橄榄球相似的是,足球运动员同样面临着激烈的身体碰撞,这种碰撞对头部的撞击同样会导致脑震荡,反复出现的轻微脑震荡对脑部神经系统出现的破坏性是不可忽视的。“而局限于目前的场边救治条件和运动员的自身比赛欲望,大多数轻微脑震荡并不能得到及时的诊断和干预。”

目前对运动中脑震荡的研究结论表明:在出现轻微脑震荡后如果不能及时干预,继续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将暴露在更高头部受伤风险下,二次打击对其脑部神经组织的伤害程度,往往是呈几何倍数的上升。

孩子多大可以用头顶球?

如此看来,成年球员都会受到头球伤害,那些稚嫩的少儿球员岂不是更危险?

2015年全美青少年足球协会发布公告称:3到8岁的孩子,明令禁止头球;不鼓励10岁以下的孩子练习头球,教练也不能提倡、指导儿童进行头球练习;而对年龄在11到14岁之间的儿童,则限制他们用头顶球。

中国也在2015年出版的首套中小学足球教材中也明文规定:小学生五年级才开始练头球,而一二年级的小学生,则主要是参与和体验足球的游戏和活动带来的乐趣。

对此,胡永生非常赞同。因为孩子的颅骨发育不健全,而且缺乏自我保护能力,这个时期尽量少做一些对头部有损害的激烈动作。“禁止让孩子正顶头球,除了皮球对脑部的冲击之外,也是为了保护孩子顶头球时发生头部碰撞。”

但是,胡永生对“头球五次就变傻”的说法不以为然。在胡永生看来,头球对脑部的损伤包含了很多因素,与球的大小、球飞行的速度、踢球的角度、接球的方式等有很大的关系,是个很复杂的力学问题,无法用统一的重量去衡量。“最关键的是头球姿势要对。”胡永生解释说,每一次头球都要用前额。因为前额是颅骨最厚、最硬的地方,有一定的减压作用,而且不容易对头部造成伤害。“而头的两侧及颞部如果遭到撞击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危险,一定要多加注意。”

陈世益也认为头球对孩子的危害或许更大一些。一方面青少年的神经系统尚在发育时期,因此其对抗外来暴力致伤的能力必然较成年人弱;另一方面,从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可以发现,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准确地掌握教练所教授的技术动作,所以他们在非标准技术动作下出现脑部损伤的几率或将更高。如此看来,美国足协对青少年头球的禁令可以理解。

别拿自己跟职业运动员比

国务院早前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首次提出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诸多大胆创新,为中国的群众体育迎来巨大发展契机。

在全民运动的今天,平常人拿自己和运动员相比较:同样是人,受了同样的伤,为什么运动员没事儿?我就不行?在此,专家表示,千万不要总拿自己跟运动员比,因为普通人和运动员之间,尤其是职业运动员之间有巨大的差异。运动员在长期的训练中,无论是抗击打能力还是耐力和毅力方面,都远远超过普通人,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普通人绝不能仅靠主观感觉或者自己了解到的运动员的一些信息就套用在自己身上,这样不考虑客观实际的思维方式往往会给普通人带来非常意想不到的后果。

以运动中经常发生的脑震荡为例。脑震荡是指一过性脑功能障碍,同时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但做CT和神经系统检查没有发现异常。“实际上,脑震荡也不仅仅是运动员的‘专利’,每个人都有可能遭遇如此意外。”胡永生表示, 对于普通公众来说,如果不是永久性的器质性病变,一旦停止运动,会有所好转,但对于职业运动员往往就没有这么乐观了。

“在所有的体育项目,当技术不正确时,都会对人体构成伤害。”胡永生表示,在提倡全民健身的今天,只要老百姓在运动中把握住强度和力度,不过分追求难度,不要做一些风险性很大的动作,那么很多危险都是可以回避的。

陈世益也强调,运动要量力而行,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体育锻炼,要从运动中收获快乐。一旦出现运动损伤,及时处理,对于脑部的损伤,更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对运动损伤的早发现早干预则应该是我们目前工作的重点。”陈世益如是说。(记者 李颖)

(责编:靳欣怡(实习生)、姚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