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加强紧密型医联体建设

2017年01月10日09:26 来源:北京日报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国医改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院门庭冷落等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明显改观。为了破解这些难题,建立医疗联合体,形成分级诊疗制度已成为当下一种重要方式。

  目前北京市的医联体基本为指导帮助的松散型模式,三级医院内生动力不足,医生下沉困难,转诊的操作也局限在现有的制度与政策框架内,百姓并没有因为医联体的建立而在基层得到更多的优质医疗服务。

  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是松散型医联体无法调动医疗机构的积极性。二是松散型医联体内医保政策引导与控费作用不明显。三是松散型医联体不利于人才的培养与流动。四是松散型医联体内信息化建设孤岛现象明显。

  构建紧密型医联体,通过托管或兼并等方式实现医院经营权和管理权分离,进行人、财、物的深度整合。对医联体的人事调配权、经营管理权、资产使用权统一调配,提高资源调配效率,促进分级诊疗体系形成是一种可行的方式。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明确成员单位的功能定位。形成“1+1+N”新模式,即一家三级医院+一家二级医院+区域内若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级医院是医联体的龙头,应减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重点提高疑难杂症的诊疗能力。二级医院是医联体的核心,主要提供区域内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疑难复杂疾病的转诊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医联体的窗口,充分发挥健康守门人的作用,提供小病、常见慢病、康复等医疗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部分公共卫生服务可以采取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解决,满足群众多元化卫生服务需求。

  二是深度整合医联体资源。紧密型医联体拥有内部资源的配置权,为业务流程再造提供了可能,各医疗卫生机构可共享后勤保障中心和检验中心,通过集约化和统一标准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紧密型医联体作为共担风险与收益的共同体,能真正落实家庭医生和社区居民的签约工作,促使家庭医生与居民建立长期稳定的依赖关系,变“医患关系”为“朋友关系”,将社区居民固定在区域医联体内部。

  三是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在医联体内制定统一的医保门诊与住院起付线标准,并拉大各级医疗机构的医保报销比例差距。推动以医联体为单位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采取购买医联体服务的模式,按照服务人群的数量,实行“总额预算+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其他”的组合支付方式,推动成员机构的利益调整。

  四是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促进医生上下流动。医联体内统一制定用人计划,推进医务人员在医联体内部的多点执业制度,让医务人员从“单位人”转向“职业人”,从根本上解决医联体内医师流动的问题。

  五是完善考核与激励机制,激发医联体内在活力。建立对医联体内各成员单位开展分工协作的质量监控机制和监督考核机制。紧密型医联体医务人员的收入不再和原所在医院的经济效益直接挂钩,而是由医联体根据绩效考核协同开展服务的数量和质量、社区居民与医务人员的满意度及健康管理效果等统一发放,使个人薪资与医联体整体业绩挂钩。

  六是提升信息化水平,实现资源共享和整合。依托“互联网+”提高医联体的资源整合和共享,搭建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医疗资源、设备、技术的共享,对预防保健、医疗诊治、康复护理等多个环节进行整合,为居民提供综合连续的服务,在组织管理上实现虚拟整合与实体整合并行。(北京市第11期局级领导干部研修班 谢文征)

(责编:许心怡、权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