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医药行业周报

美敦力因垄断被罚1.18亿元 医疗器械领域垄断第一案

(12.5-12.11)

王冕

2016年12月16日15:14 来源:人民网-舆情频道

  12月5日至11日期间,医药行业热门话题主要包括企业价格垄断、中医药发展以及医疗保险制度。12月7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医疗器械领域的首张罚单,国际巨头美敦力因实施价格垄断被罚1.185亿元,医药价格问题再受关注。11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中医药被摆在国家战略的高度,中医药产业将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12月初,罗尔事件持续发酵,医保支付贫富差距分化引起舆论关注,业界认为,信息公开的“慈善医疗”或许能成为医保支付的补充。

  【医药行业热门话题解读】

  1.美敦力因垄断被罚1.18亿元 医疗器械领域垄断第一案

  国家发改委12月7日公布了医疗器械领域的第一张反垄断罚单,国际巨头美敦力因实施价格垄断协议的行为被罚款1.185亿元。本案也是国家发改委查处的医疗器械领域第一个垄断案件。

  舆论关注:“纵向垄断”方法被披露 医院收“打理费” 

  医疗器械领域的首个垄断案件一经披露,迅速在舆论场中发酵。美敦力实施价格垄断的具体细节被媒体曝光,根据中国新闻网梳理总结的垄断方式来看,美敦力主要通过固定经销商转授价格、固定经销商毛利率间接控制转售价格、限定经销商的最低投标价格、限定经销商转售到医院最低价格等四种方式进行纵向价格垄断。此外,医院加价进一步提升价格也引起媒体的关注。7日事件受到关注之后,舆情持续发酵,8日《北京商报》刊文进一步披露医疗器械“暴利产业链”。文章指出支架等医疗器械进入医院渠道必须给医院上缴“打理费”已成为行业潜规则,部分医院的打理费甚至占到患者购买使用支架产品价格的70%-80%。

  媒体报道中“许诺所有销售人员发车”、“发改委被困6小时”的描述塑造了“霸道”外资医疗器械巨头形象,增强了事件的话题性。然而,这种报道方式转移了公众对事件本身的关注,引起误解。《北京商报》对医院收“打理费”的报道进一步激起网民的愤怒情绪。不少网民认为“媒体明显是选择性报道”、“价格高肯定不只因为垄断”。

  舆情分析:医药“价格”公信力严重受损

  医疗器械从生产厂家到最终消费者使用中间经过多层经销商,层层加价提升了价格,再加上医院回扣、生成企业垄断等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的行为更是进一步增加了看病就医的负担。民众对医药价格、费用产生强烈的不信任感,认为药价居高不下,不仅仅因为外企垄断,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回扣和腐败。公众对国内医药价格的强烈不信任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是对医院的不信任,认为所有药品、医疗器械的高价都是由于医院从中攫取了高额回扣造成;其次是不相信国内厂商生产的产品能真正做到“物美价廉”,认为国内品牌价格相对较低是因为质量“不好”。网民中不少人认为媒体“选择性”报道,也正是基于这种对国内医药价格形成机制的强烈不信任心理。

  2.《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发布 中医药产业迎来机遇

  12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并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医药事业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提出把发展中医药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

  舆论观点:多项政策法规出台助力中医药全面发展

  继10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颁布,提出一系列振兴中医药发展、服务健康中国建设的任务和举措,11月博鳌论坛上王国伟又在讲话中提到《中医药法》(草案)即将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发布促使中医药舆论关注再次升温。新华网认为,中医药发展白皮书有助于国粹认同,凝聚共识,为中国中医药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中国产经新闻报》也认为,近期多项政策发布释放积极信号,中医药发展迎来良好的政策法律环境。此外,中医药目前面临的挑战也受到媒体热议,《经济参考报》指出尽管目前已经取得一些成就,但中医药的国际化之路依然面临挑战。当前,我国中医药标准化欠缺和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制约了中医药的振兴发展。中药产品首先必须解决成分清楚、作用机理清晰、药效恒定等挑战。

  舆情分析:中医药舆论环境障碍仍待解决

  中医药发展也还面临着一定的舆论环境障碍。首先是偏激声音强烈对公众认知造成一定影响。社交媒体中,热门中医药事件时常掀起“中医黑”和“中医粉”的辩论。辩论的核心实际就是生活在现代的人们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医学理论,即中医理论是否只是“封建迷信”思想。对这种思想的辩论演变出了关于中医药“不应该用西医的方法验证”、中医药没有实际的临床试验证据等辩论议题。对中医药偏激的态度一定程度上因为新媒体的崛起而愈发分裂,导致舆论场中针对中医药发展的看法偏向极端。

  第二是目前中医药应用中负面事件频发造成一定信任危机。在中医药实际应用中,中药材质量问题、中成药不良反应等具体问题客观影响了公众对中医药的认知。公众在接触中医药过程中遇到此类问题影响了人们对中医药的认知,导致中医药治疗效果、质量问题等不受信任,媒体对中医药质量问题、不良反应的报道也使得中医药发展的舆论环境恶化。

  3.罗尔事件持续发酵 医疗保险报销贫富分化差距引深思

  11月末,《罗一笑,你给我站住》一文在朋友圈引起刷屏转发后,罗尔捐款事件在舆论场中引起不小震动,“互联网+慈善”走样,疑似互联网平台诈捐引发较大争议。与此同时,深圳儿童医院披露罗一笑治疗费用也引发舆论对医疗保险支付的关注。

  舆论观点:医疗保险报销贫富分化严重

  事件在舆论场中迅速发酵之后,深圳儿童医院发声对罗一笑的病情发展、医疗费用、报销与个人支出实际情况澄清,让公众对事件原貌有了更清晰理性的认识,同时,医保报销情况受到热议。深圳地区儿童保险报销比例大引发舆论对医保报销呈现贫富分化现象的关注。《21世纪经济新闻》指出,现有的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制度对于减轻重疾病患者家庭压力的作用有限。受到医保目录政策、补充商业保险在中低收入群体中普及率较低等因素的影响,整体医疗保险制度对大多数普通家庭的医疗支出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南方日报》指出罗一笑住院和治疗费用个人现金只付3.6万余元,占比17.72%,尚算幸运,而贫困地区的孩子正陷入大病“越穷越难报销”的马太效应。《南方周末》分析称,大城市医疗条件好、政府保障充分,报销比例高;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在原本家境差的条件下,地方政府保障弱、异地就医报销更少,长此以往的结果是,越是贫穷、保障越差,越看不起病。媒体在评论中还探讨了商业保险的利润问题,指出部分保险产品由于利润较低,销售人员推销健康险项目的动力不足。

  舆情分析:医疗保险进一步完善 “慈善医疗”作补充

  罗尔事件持续发酵,在急需用钱治病的个人不得不张嘴伸手通过互联网向社会直接“要钱”之前,政府的基本社会福利保障制度是否已经充分发挥作用引起社会各界的深入探讨。在目前全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难以短时间改变的情况下,医保支付难以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慈善医疗”或许可以成为医疗保险制度的补充。然而,“慈善医疗”真正合理有序地进行,需要求助人的信息公开透明,正如深圳社会组织研究院院长所指出的,对于前来求助的个人,其家庭经济条件、医疗保险报销实际情况等信息的公开和共享,需要反复核实,才能让慈善组织为其发声,并对公众进行引导。充分的医疗保险制度与信息公开的“慈善医疗”合作或能真正让需要帮助的人切实得到社会关爱。

(责编:权娟、许心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