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业大学探明“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机理

2016年12月15日10:3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原标题:合肥工业大学探明“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机理

  合肥工业大学14日透露,该校科研团队和美国科研机构合作,探明了“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机理,发现了新的调控肝脏脂肪化基因。

  这一在细胞与分子水平上的最新研究成果,刊登在肝脏研究领域国际著名期刊《肝脏学》上。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指与饮酒、肝炎病毒等无关的因素所引起的肝脏中甘油三酯与脂肪酸的过度堆积,在中国普通人群中发病率超过20%。其中,在肥胖、糖尿病等胰岛素抵抗人群中高达75%,且可由单纯性肝脏脂肪变性与脂肪性肝炎发展到肝纤维化和硬化甚至肝癌,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

  其病因复杂,目前临床上认为肥胖、糖尿病、长期使用激素、不当的饮食与生活方式以及锻炼不足等均是其致病原因,但对其发病具体机制仍缺乏了解,对应的治疗手段非常有限。

  合肥工业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韩际宏课题组与美国威斯康辛医学院合作开展的研究,发现了新的调控肝脏脂肪化的基因Nogo-B蛋白受体(又称NgBR)。该项研究发现,肝脏中NgBR蛋白水平降低与脂肪肝发病有直接关系。

  在相关实验中,敲除NgBR基因的小鼠肝脏中积累了大量甘油三酯与自由脂肪酸。研究证实,这种脂肪的积累是由于NgBR水平下降密切相关。据介绍,因NgBR水平下降导致调控肝脏脂肪酸合成的中枢分子肝X受体alpha的核转移与激活,同时与具有增强体内能量代谢传感器功能的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lpha失活密切相关。

  据介绍,目前临床上用于降胆固醇的他汀类药物也具有一定的抗“非酒精性脂肪肝”功能,但由于机制尚未探明,影响其实际应用。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调控NgBR水平是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有效手段之一,而他汀类药物可以通过刺激肝脏NgBR水平,抑制其发生与发展。

  这一成果对防治相关疾病具有明显的临床指导意义,有望为“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提供新的药物靶点。(周慧 吴兰)

(责编:姬志垒(实习生)、姚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