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2月7日电 由于工作压力大、作息不规律等原因,媒体上关于猝死的报道屡见不鲜,急救成为热门话题,但如何做好急救科普呢?为此,记者采访了北京急救中心资深急救专家、急救普及教育“大V”贾大成。
贾大成在“2016算数健康大会”上发言 (赵鹏 摄)
急救为什么会受到人们关注呢?
贾大成介绍说,“急救之所以受到人们关注,首先是因为急救和任何人都有关系,老百姓最关注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信息,比如营养、运动、医疗等,其中就包括急救;其次是因为需要急救的情况都具有突发性,比如出现感冒、发烧等一般病症时,自己直接去医院即可,但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等急症,必须在平时提前做好准备才能防备万一;再有就是因为需要急救的情况都具有严重性、甚至是致命性的特点,急救的对象往往都是突然发生的各种急症或创伤。急救是否及时、正确,直接关系到被施救者的生命。”
关于急救科普的现状,贾大成表示,“近30年来,急救科普发展了很多,但从整个国家的角度来讲,公众的急救意识还有待提高,‘如何提高公众的急救意识’是急救科普的重中之重。”
怎样做好急救科普?
急救科普主要普及急救知识和急救意识,贾大成说,“急救知识包括急救方法和急救技能,其中急救技能主要是指动手能力,科普急救应侧重针对一些常见的疾病,比如心绞痛、心肌梗死、脑血管病、哮喘,以及各种意外伤害等。另外,急救知识的核心包括两个内容,一个是心肺复苏,另一个是针对各种意外伤害的急救,包括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
对于急救意识,贾大成表示,“就现状来说,公众不仅缺乏急救知识、急救技能和急救设备,更缺乏急救意识。知识、技能容易学会,意识较难树立,因此急救科普的表现方式非常重要。急救科普应该具备专业性、贴近性、通俗性和趣味性。具体来说,科普的知识首先应该是科学的,既不能出错也不能过时。其次科普的内容要和公众息息相关,要从公众的日常生活出发。再次科普的内容要让公众能听懂,要把专业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最后科普的内容要有趣,这样才能吸引公众的注意力。”(实习生赵鹏)
受访专家:北京急救中心资深急救专家贾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