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京冀产业对接开辟“共建共管共享”新模式

53家北京药企扎堆落户沧州

本报记者  贺  勇

2016年12月06日03:4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产业园龙头企业朗依制药生产车间。
  资料图片

  产业园万生药业正在建设厂区设施。
  资料图片

  风起京津冀,潮涌渤海湾。

  今年10月,位于河北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的北京朗依制药开始试生产。这是北京药企集中外迁入冀后产出的首批药剂,标志着京冀首个按照“共建共管共享”创新思路打造的产业园区正从蓝图走向现实,成为京津冀产业对接、协同发展的成功典范。

  短短一年多时间,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已吸引了66个生物医药产业转移项目落户,其中北京企业达到53家,不乏四环制药这样的业界“巨头”,预计总投资将达到155亿元。截至今年11月底,园区在建北京企业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0亿元,建设进度最快的朗依制药、北陆药业已经竣工投产,万生药业、普瑞东方科技、恩泽嘉事、葡立药业已完成主体结构施工。

  渤海岸边,一个占地15平方公里的新兴医药产业城迅速崛起!

  

  共建 避免简单平移 实现“绿色制药”

  受环境、土地等因素制约,北京医药产业部分环节亟待疏解。按照要求,化学原料药制造将在2017年底前全部退出北京。

  北京市经信委主任张伯旭坦言,面对生物医药产业链诸多环节在京发展受限等现实难题,在京外集中建设一个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迫在眉睫。

  北京医药企业外迁承接地的竞争非常激烈,周边多家开发区积极竞逐。2014年9月23日,北京市经信委与市食药监局从5家候选开发区中优选出3家“上台打擂”。当年10月,参照企业的入驻意向,北京市两部门又分两次组织企业到“打擂”中胜出的两家开发区实地考察。最终,沧州渤海新区的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外迁承接地。

  京冀双方选中“园中园”方式,即在渤海新区的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生物医药专业园区,按照建设、准入、服务标准不降低的原则,以“产城一体”理念启动园区和城市规划建设,坚决避免简单平移式搬迁;并要求入区企业实现技术升级、设备升级、产品升级和环保达标,打造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产业园区。

  “光是环保一项,我们就投入500万元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在项目建设现场,北京万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工程部经理刘春鹤告诉记者。在北京协和药厂厂长赵立敏看来,此次协和药厂将原料药厂由北京大兴转移到沧州,并不是简单的产品生产转移,更是一次转型升级的机会。“设备要更新,废水、废气、固废等环保环节要做得好,达到‘绿色制药’的目标。”

  沧州方面成立了专项工作小组,重新梳理企业入驻和项目建设流程,坚持并联审批原则,进一步缩短项目前期手续办理时间,并设立了一站式服务大厅,由专人协助企业办理各项手续。园区还按照特事特办原则,为入区北京企业办理了分公司工商注册。

  2015年4月11日,首批10个项目开工,距京冀两省市签约仪式过去仅40个工作日,“沧州速度”令人惊叹。

  共管 保留“北京身份” 打破外迁壁垒

  虽然外迁要求迫切,但北京药企外迁有一个最大的顾虑:如何保住北京的医药批号?

  在我国,医药行业实行属地管理,药企必须在注册地生产、接受监管。北京市食药监局药品生产监管处处长姚胜林介绍,按照规定,药品监管以省级行政辖区为界,如果北京药企到河北建厂,就出现了跨省市情况,需要重新报批药品品种,审批周期最短也要两年多。

  “留京,诸多生产环节受限,空间资源紧张,已无法发展;外迁办厂,要在当地申报审批,还会失去‘北京药’的品牌效应和部分首都市场。”北京万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沧州分公司负责人周建明一语道出外迁企业共同的担心。

  京冀两地决定探索实行医药产业转移异地监管方式,即集中转移至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的京籍药企,仍由北京市食药监局依法实施许可和认证,对其生产情况进行延伸监管,现有的跟踪检查等将同步覆盖园区。入驻的北京药企依然保留“北京身份”,相应产品批准文号不做转移,按照变更生产地址办理。

  异地监管打破了阻碍京企外迁的壁垒。北陆药业沧州分公司负责人贾丽荣深有感触地说,公司入园省去了跨省市转移的审批环节,更重要的是,批准文号不变,留住了“北京身份”,既解决了新药落地转化和规模化生产难题,又能继续享有北京的资源优势,保留“北京药”的品牌效应和首都市场。

  为促进园区发展,北京市经信委与国家工信部对接,力促将沧州生物医药产业园列为全国医药工业“十三五”时期重点建设的绿色生态医药园,争取国家专项资金支持;与沧州渤海新区管委会建立定期沟通机制和重大事项协调机制,推进入园企业重点项目落地,协调减免入园企业的土地勘探费用数百万元。

  签约入园企业还发起设立北京医药行业协会沧州分会,协助园区起草医药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入园企业遵照实施。通过行业协会这一平台,入园企业未来不但可以实现“抱团发展”,还将形成自我管理、自我规范机制,并更好地对接两省市的产业资源。

  共享 税收留在当地 总部瞄准高端

  京冀牵手,实现多赢。

  记者了解到,北京外迁药企虽接受北京方面的跨区监管,但在当地设立分支机构,按照规定可以将园区工业产值和税收留在当地,以此带动河北经济社会发展。综合一期投资效益指标看,22家企业总投资74亿元,企业平均单位土地投资强度约307万元/亩,预计实现产值约150亿元,吸纳沧州当地就业约8000人。

  从北京的角度看,收获同样巨大。

  通过该园区建设,北京企业有序集中疏解不符合城市功能的一般性生产环节,减少劳动用工和资源消耗,在京企业集中精力发展研发、销售和高端制剂环节。按照原料药与制剂1∶6的带动比推算,该园区的建设将带动北京市药品制剂产值900亿元,有利于北京生物医药产业高端环节做大做强,实现产业结构向高精尖方向发展。

  张伯旭认为,此次京冀医药产业实现成功对接、互利共赢,核心在于做到“三力合一”。一是北京主动作为、以壮士断腕精神进行产业转移的“推力”,不是简单的疏解和转移,而是“扶上马送一程”。二是河北作为项目落户承接地、以自身优势吸引企业扎根的“吸力”,以高效、专业服务打动企业。三是企业作为工作主体以转移促发展、向协同要效益的“动力”,受限生产环节得到妥善安排,上下游生产配合更加顺畅。

  在“三力合一”的作用下,企业疏解转移实现了由被动变主动,由犹豫变积极,由无序到集中,由此形成了北京医药企业向沧州转移的最大亮点——“批量落户”。未来,有望在沧州崛起一个现代化的医药产业集群。

  北京首个生物医药产业园落户沧州渤海新区,体现了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的思路,政府既没有放手不管,也没有越俎代庖。在外迁过程中,选择哪个园区主要由企业说了算,政府的作用就是搭建平台。沧州当地的服务承诺、资源价格和用工成本,让企业看到了未来的盈利空间和发展信心。

  “园区探索的‘共建共管共享’创新做法为京津冀产业对接开创了新路径,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具有广泛的示范效应。”张伯旭说。


  《 人民日报 》( 2016年12月06日 16 版)

(责编:刘军涛、权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