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心血管病人死亡第一原因

2016年12月02日08:56  来源:北京日报
 
原标题:心衰 心血管病人死亡第一原因

心衰,心血管病人死亡第一原因。(图片来源:北京日报)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心血管疾病和相关疾病的严重阶段和终末阶段,也是心血管疾病导致病人死亡的第一原因,几乎所有的心血管疾病最终都会导致心衰的发生。

11月25日,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联合召开“2016全国心力衰竭日”主题活动,专家们提醒,心衰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健康大敌。

40岁以上20%有心衰风险

11月26日是“全国心力衰竭日”,今年的主题是“认识心衰,早诊早治”!

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健说,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速以及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我国心衰发病人数迅速攀升。心衰患者的心脏不能泵出足够的血液供给全身,其成因大多由于心肌受损,可以发生在心梗等对心脏有影响的疾病之后,或者因为长期受损于糖尿病、高血压、慢性动脉疾病、高血脂、体内酒精含量超标、药物滥用等。

全球有超过2600万心衰患者,每年花费在心衰上的资金为1080亿美元。患心衰的风险随年龄增加,一般男性高于女性,40岁以上人群中,5个人中就有1个(20%)患心衰的风险。心衰是导致65岁以上患者住院的首要原因,5年生存率小于50%,致死率是乳腺癌、肠癌等癌症的2-3倍。

心衰分为ABCD四个阶段

中国高血压联盟主席刘力生教授表示,虽然心衰是不可逆的疾病,但可防可治。心衰的诊断重点是“早诊”,高危人群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患者要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可延缓发展成为心衰的进程。如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心衰症状,比如运动后呼吸困难、夜间平卧后气短咳嗽、体格检查有肺部啰音、双侧踝关节水肿等,要尽早到医院找出诱因。

刘力生教授介绍说,心衰的治疗重点是“早治”,最新的心衰指南将心衰分为ABCD四个阶段:A期就是有了危险因素,如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但是心脏的结构、功能没有改变,还没有心衰的症状;B期就是病人已经得了心梗,但没有心衰的症状;C期就是病人心脏结构已改变了,也出现了心衰的症状;D期就是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给病人采取特殊的办法,如长期静脉使用血管扩张药物等。

院内诊治+院外管理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副院长张抒扬教授说,在心衰治疗方面我们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ACEI(或ARB)、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这三类药被称为“金三角”药物,以ACEI为例,是公认的治疗心衰的基石和首选药物,但临床上普遍存在使用率不足、剂量不达标问题。同时,很多患者不了解心衰发生和发展的特点,在服药症状稍微好转后自行停药,也没有进行合理的生活管理,如饮食偏咸或一次大量喝水,导致反复住院、病情加重甚至死亡。

张健教授说,应构建院内诊治+院外管理的体系,对心衰患者进行全面管理。我国已经有了第一个心衰领域专业学术网络平台——心力衰竭网,也构建了国内最好的心衰数据库——中国心力衰竭数据平台,并从2015年开始,全国10家具有代表性的医院建成心力衰竭规范化诊疗示范中心,每家辐射10家卫星医院,建成心力衰竭规范化诊疗示范基地90家。心衰的长期治疗目标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再住院率和病死率。(赵书清)

(责编:孙奕菲、姚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