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健康·生活>>2016专题策划>>华北地区>>河北省

河北高阳县:杨长青

2016年10月21日15:39 | 来源:人民网-人民健康网
小字号

杨长青,男, 汉,大专,1969年 9月 

工作单位:河北省高阳县小王果乡于堤村卫生室,从事医生工作27年 

个人简介及所获得荣誉等主要事迹:

杨长青诊所位于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小王果乡于堤村的村东。记者上午10点初到诊所的时候,杨长青正在忙碌着。从60岁的患者石留娣,到29岁的患者冯雪姣,手臂、背部、腿部,杨长青细致地找穴位、注射,给患者做肺3针治疗,患者反馈都非常好。近1小时后,他才稍微喘了口气。“这还不是最忙的,前几天我们免费为咳喘患者进行肺3针治疗,每天100多人,早上6点多就有人在外面排队,一直要忙到晚上10点多,门都关不上。”戴着眼镜的杨长青略显腼腆,话语中似是烦恼,其实更多的是快乐。

1969年,1岁的杨长青漏服了“糖丸”,导致小儿麻痹后遗症,左腿落下了残疾。为此,他没有上成大学,只上到了卫校。那时的杨长青就立下一个坚定的志向:我要把所有的患者都看好,能恣意地奔跑,能自由地选择自己理想的大学。

从1991年开办诊所至今,杨长青将全部身心扑在了治病救人上:同学、朋友的聚会没有参加过,大年初一、十五没有休息过,没有旅游,没有休闲,就连过年都没和家人一起吃过一次团圆饺子。“结婚这么多年,我们很少在一起吃饭。都是没病人了,他才坐下扒拉一口,但只要病人一来,他丢下饭碗就去,看完了把饭热了再吃。有时候反复热好几次,把粥都热糊了。”妻子吴红娥红着眼圈说道。

对患者,杨长青尽心尽责。诊所开办之初,村里一位70多岁老太太因患肺心病,严重到连翻身都困难,家属找到杨长青,他二话不说,天天背着药箱去给她扎针治疗,这一扎就坚持了4年,直到老太太过世。一年腊月初八,夜里漫天大雪,村里一家人煤气中毒,杨长青前去抢救。结束工作时已经半夜零点多,杨长青拖着残腿往回走,没想到却摔了一跤,崴了脚。坐在深夜寒冷的雪地中,杨长青疼得一动也不能动,好一会儿才试着一点一点地活动着,直到凌晨二点多才慢慢挪回了家。

“他腿不方便,摔跤是常事。1992年我们新婚的时候,他一天出16个门诊,每天都是半夜三更回来。”吴红娥心疼地指着桌子底下的一个出诊箱说,“出诊箱都用坏了几十个了。瞧,这不,人家刚又送来一个新的。”

1996年,杨长青遭遇车祸,原本健康的右腿又股骨骨折。他经历了两次手术,先上了6根钉子,结果断了5根,又再上了9根。被妻子笑称为装了“拉链”的右腿现在也仅仅蹲到90度。“手术后在家休养的那段日子,还有好些人排着队来找他看病。病号太多,当时的诊室实在盛不下,1998年才又买了西边的房子盖了楼,扩大了诊所面积。”吴红娥说,“他现在就是拖着两条病腿给人看病,不仅是本村的,周边王福、赵堡、辛庄的的都认他,有的开着车过来接他去看病。”

于堤乡6000余人,除了常规疾病诊疗外,杨长青诊所还承担着村卫生室的职责,公共卫生、预防保健……他对每一项工作都认真负责,并得到了上级卫生部门的认可。2015年他的诊所被高阳县卫生局定为“中医示范诊所”。

杨长青深知,要想为患者解除病痛必须技术过硬,要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为此,在繁忙的诊所工作之余,他总是利用各种机会不断学习。每一次参加培训进修,他都要反复揣摩、体会、消化,化为己用。今年6月,杨长青参加了好医生药业集团组织的培训,回来后,他根据授课内容,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灵活运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对于咳喘患者,肺3针是基本的疗法,需要再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加减。比如心悸的要配合心俞穴,夜尿多的要配合肾俞穴。”8月19日,来了位62岁慢性支气管炎加心衰的老太太,话都不能说,是被家人搀着走进的诊所。结果治疗后第2天,老太太自己就能走着进来了。看到患者治疗有效,杨长青比谁都高兴。

每天晚上10点工作结束,杨长青还会坚持看书学习。“喏,他现在在看这本书,每晚都是零点才睡。”吴红娥拿着桌边一本《现代中医奇效良方宝典》对记者说:“我最看重的就是他上进好学。当初家里人不同意我嫁给他,我说服了他们。我们用自己的双手劳动,生活越来越好。”

而家人也给予了杨长青极大的支持。当年杨长青的母亲特别支持儿子学医,至今85岁高龄的她仍在为儿子做后勤保障工作。志同道合的妻子在他的带动下也开始学医,并获得了河北省职工医学院的成人中专文凭,2005年还考下了难度不小的执业医师证,帮助他一起打理诊所。而乡亲们的举动则是对他仁心仁术的最好认可:从东北回来的给他捎来山蘑,从海边回来的给他送来海鲜,豆角、韭菜、小葱、黄瓜……新鲜的蔬菜一兜子一兜子往诊所里搁。

(责编:权娟、许心怡)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