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健康·生活>>2016专题策划>>我心中的“最美中医”>>姓氏笔画(7画)

(135)陈宝贵先进事迹

2016年10月13日10:26 | 来源:人民网-人民健康网
小字号

陈宝贵,天津市武清区中医医院。

陈宝贵,男,1949年生人,中共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多年来他以一名共产党员的坚守,植根于中医药事业的沃土和服务群众的一线中,成为群众心目中德技双馨的国医大师。

不忘初心,投身中医事业

多年来,陈宝贵投身中医事业,刻苦钻研中医知识。经过多年临床实践探索积累,他取得了丰厚的科研成果,创建了从“神”论治创伤性脑损伤的理论体系及应用“五神脏”的理论治疗老年性脑病的理论体系;研制了预防和治疗脑老年痴呆的“回神颗粒”;创立并完善了重建脾生理功能的辨证治疗体系,总结出“治胃九法”;总结出以“以证统病、以病统证、以方统证、谨守病机、三因治宜、以人为本”为主要内容的临证思辨方法。在国内外知名杂志发表论文30篇,主编和参与编写著作10部,参与了“老年性痴呆的诊断、疗效及标准”的重新修订,参与了国家《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的编写和审订工作,获得了9项国家发明专利。6项科研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两项科研课题申报国家级资助性项目。

扎根一线,推动基层中医发展

陈宝贵始终坚持扎根基层,发展中医事业。为了提升基层中医硬件建设,他利用自己的社会影响力与武清中医院新一届院领导一起筹集经费。通过积极筹措,全国重点中医院建设项目——急诊楼工程和十三层住院大楼工程应运而生。同时,陈宝贵将科学、超前的思路融入到医院建设中,指导带教学生的所在科室争创市级重点专科、帮助医院开展创“三甲”工作。目前,武清中医院的中风科、糖尿病科和肿瘤科均已成为市级重点专科,医院也被评为“三甲”医院。陈宝贵坚持把基层中医人才的培养作为发展中医事业的关键,采取中医传统“师带徒”的形式,为武清中医院培养二、三、四梯队人才50余人,他不坚持每周给学生讲课,传授临证经验,讲课次数达300余次,定期批改学生的作业。多年来陈宝贵共批改弟子及学生读书笔记和临证医案篇数共3000余篇。近年来,他先后共培养博士后2人,硕、博士研究生27名,带教徒弟20名。

牢记誓言,服务基层百姓

2008年汶川地震后,陈宝贵作为天津援建代表,陈宝贵先后16次到地震重灾区——陕西略阳,参与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工作。2009年3月25日,刚一安顿下来就不顾旅途疲劳研究医院重建的设计图纸,对病房、病区、手术室等设计图纸进行调整和修改,提出了30余条修改意见。一万六千多平方米的“略阳天津中医院”已经建成。可陈宝贵并不满足,他坚持从根本抓起,对原有中医院医生队伍进行培训,他和他带来的讲课团队毫无保留地把专科专病的技术和经验传授给当地医生。同时,他牺牲休息时间深入基层为群众排忧解难。他不仅为山区百姓看病,还为他们脱贫找出路。他在看病期间发现这个地区有好药材因不能及时卖出去都烂在了家里。他仔细考察了当地药农和药材情况,回到天津后,自己掏钱乘飞机四处联系市场。经过他牵线搭桥,药材找到了销路。2011年,在《纪念抗击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专题文艺晚会》上,陈宝贵作为天津援建代表庄严地向祖国汇报,并被评选为“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先进个人”。

陈宝贵同志从医50余载,用自己的满腔热情和对事业的执着,传承创新中医文化,推动基层中医事业发展,服务奉献普通群众,以无私奉献、大医精诚的精神,书写了一名中医人的光辉篇章。

(责编:赵娟、权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