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健康·生活>>科普要闻

“小苏打治癌”会重蹈“捧杀”覆辙吗

2016年09月27日08:02 | 来源:新民晚报
小字号
原标题:“小苏打治癌”会重蹈“捧杀”覆辙吗

几天前,一篇题为《重大突破!癌细胞,竟被中国医生用小苏打“饿”死了》的报道在朋友圈刷屏。报道称,浙江几位研究者用三年多时间发现了“饿”死癌细胞的新疗法——用碱如碳酸氢钠(小苏打)去除肿瘤内的氢离子,破坏乳酸根和氢离子的协同作用,从而快速有效地杀死处于葡萄糖饥饿或缺乏的肿瘤细胞。

世界各国研究者一直未攻克的癌症难题,竟被几名中国医生用几块钱的小苏打轻松搞定?国际学术界常规的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cTACE)平均客观有效率仅为35%,中国“小苏打疗法”临床试验有效率高达100%?强烈的对比让这篇报道传遍网络,但也有人觉得这篇以“饿死癌细胞”为关键词的科技报道有些科幻。

仔细分析几位研究者的阐述不难看出,这项研究既不像报道渲染的那样“神奇”,也不像一些网友批评的那样“离谱”,客观而言是有一定价值的。不过,媒体报道把“小苏打饿死癌细胞”当作噱头,好处是让专业、枯燥的科学报道变得通俗、生动,坏处则是让话题在舆论场跑偏,甚至让网友质疑研究者在骗取经费。

报道方式创新有助于科学报道入脑入心,但前提是要有专业、严谨的科学精神。毕竟,科学报道是专业性很强的一类新闻,在表述上玩“花活”,很容易让报道变得业余甚至变成假新闻。诸如《微波炉是恐怖杀手》《中国每年有220万青少年死于室内污染》《地球生命只剩50年》等报道,就是科学报道的负面典型。

近些年,中央对科技创新高度重视,科学报道也越来越热门。但在媒体报道中,也出现了“标题党”盛行、过度夸饰等乱象。比如,一些媒体动辄用“诺奖级发现”来形容某个学者的研究成果,仿佛中国已提前将诺贝尔奖收入囊中。但尴尬的是,有些被过度宣扬的研究在国际社会反响平平,甚至遭到了学术界质疑。

浮躁是科学研究的大忌,同样是科学报道的大忌。要想写出专业、严谨的科学报道,需要媒体从业者具备较高的科学素养。一方面,记者对自己所报道的领域要有大致了解,不能犯一些低级的常识性错误;另一方面,记者要深入采访,尤其对于一些有争议的研究要多方核实,同时还要在写稿时力避夸张和臆测。

我们乐见更多来自中国的科研发现引发世界关注,也相信中国未来的科技话语权会越来越重。但是,一些不专业的科学报道可能误导国人、“捧杀”研究者,甚至败坏中国科学家在学术界的形象,这个问题值得警惕。此前,因“诺奖级成果”备受关注的河北科技大学研究者韩春雨,在短时间内被塑造成“网红科学家”,又很快面临了如潮的质疑。殷鉴不远,但愿“小苏打治癌”不会重蹈覆辙。

(责编:盛月、权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