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健康·生活

听北中医学子讲述中医药的故事

2016年09月10日11:00 | 来源:人民网-人民健康网
小字号
原标题:北京中医药大学建校60周年,听北中医学子讲述中医药的故事

 

北京中医药大学建校60周年,听北中医学子讲述中医药的故事

导读:北京中医药大学,1956年建校,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建立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建校60年来,北京中医药大学已为国家累计培养了34000余名高等中医药人才,一批又一批北中医学子成为中医药教育、科技、医疗、管理和产业的中坚力量和领军人物。

为迎接9月10日北中医60周年华诞,一批批学子不约而同回到母校共同庆祝,纷纷讲述自己与中医药的故事。

演讲人:王道坤教授,甘肃中医学院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王道坤: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这是一个我亲身经历的故事。60年代末,我在北中医毕业后,参加工作的第二年,被调到金塔县去当老师。

在生产指挥部办公室,我看到一个五岁双下肢截瘫的小孩叫寿娃,是生产指挥部一位员工李春江家的小孩,十分可怜。当时询问情况之后,我说孩子可以通过扎针恢复。在场的指挥部主任斜着眼看我:小伙子,你不要吹了。他已经到上海、北京、兰州好多城市跑遍了,都治不好,你能治好吗?要能治好的话我给你挂匾。但如果治不好,看你怎么收场?

我说,我相信老师教给我的办法,我相信能治好他,让他站起来。事后,我和孩子的父亲及爷爷商量给他采取针灸治疗同时配合中药治疗的方式。我清楚地记得,陈佑邦老师讲针灸的时候说过,对截瘫病人要开四关,使全身的气血流通,就会治好。

我当时就采用开四关的方法,也就是扎合谷、太冲,加环跳、足三里穴。配合口服桂枝汤加味,经过四十多天的治疗,小寿娃开始能扶着桌子走动了。又坚持治疗两个月后,他居然能独立行走了。生产指挥部主任虽然到现在也没有送匾,但他当时确实服气了。

这件事在学习班上传开之后,同学们对祖国医学更加增强了信心,学习中医学的劲头也格外地足了。这让我更明白了一点,这件事体现的并非我个人的能力,而是反映了母校教学的水平。

时隔30年后,我们甘肃省参事室去金塔县调研,李寿娃已经是一名光荣的交通警察了,他和他的父亲闻讯赶到招待所看望我,我们一起高兴地合影留念,那张照片至今我还保存着。

今年是母校六十周年华诞,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回来看望母校,并祝愿我们的北中医蒸蒸日上,努力办成世界一流的大学。

演讲人:曾立品先生,云南省工商业联合会副会长,当代成功的企业家,同时担任云南多家企业董事长、副董事长。

曾立品:一个企业家的母校情怀

北中医于我,就如母亲一般,那种情感,我这一生都是无法忘记的。

我来自祖国偏僻的边疆云南,系北京中医药大学1985级中药系校友,80年代的云南与现在简直是天差地别。北中医,是我梦想开始的地方。我特别珍惜在这里学习和生活的机会,在北中医待了5年,毕业后我回到云南,后来开始在全世界闯荡。

我是一个国际化的人,不是一个区域性的人,但是走了那么远,依旧难忘这一片开始做“梦”的地方。是北中医造就了我,她让我走出去,有了这个品牌和能力,创造了我的帝国……可以说,我的这一切都是北中医给的。我对母校的感情,比海还深。

我是北中医人,所以我希望我们学校越来越好!大家都知道,在中医药发展进程中,北中医一直处于领先的地位。但不能否认的是,近年来,其他兄弟院校对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也做出了很大贡献,并取得了不错的成就。在某些学科,其他院校已经赶上甚至超越北中医。

咱们现在能不能在各学科做到全国领先?如果不能,那就必须去改革!我们搞企业的,以结果论英雄,我所关心的是,在那些我们不再领先的学科上我们还能不能拔得头筹。

北中医的改革和发展需要人才。我们来到北中医,是为了完成我们的梦想,是为了成为能在社会上有所为的人才。我们都希望,今天我们以北中医为自豪,明天北中医以我们为骄傲。

当代人才应该是懂政治、讲经济、会技术、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如果北中医人永远只是想做一个小中医,或者说是小药剂师,那么,我们就不是什么NO.1了。

我认为,北中医的人,到哪里都要顶天立地,要有敢说自己是北中医人的自豪感。你如果要成为有这种自豪感的人,你就必须要是个复合型人才。你可以在某个领域是个专才,但是你在整体层面上必须是个复合型人才。你不仅要能在你的领域领先,还要在技术上、管理上,在各个层面你都能创造价值。一定要敢于去想,同时去完善自己。要有思维的全局性,技能的创新性,学习的持续性,能力的综合性,素质的全面性,知识的集成性,要在一方面有专才,并能全局发展。

饱含深情演讲的北中医学子们对母校充满了热爱与祝福,并以母校为骄傲。期待北中医人今后有更多志向远大、才华横溢的复合型人才。重楼远志,熟地当归,甲子之年,远道而来,幸甚。(文隽整理编辑)

 

(责编:王宇鹏、赵敬菡)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