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健康·生活>>健康时评>>特约评论员

王虎峰

2016年06月13日10:17 | 来源:人民网-人民健康网
小字号

王虎峰 中国人民大学医改研究中心

王虎峰(1964—),男,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医改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MPA方向责任教授。具有医学、法学、经济学背景,在地方和中央政府部门工作的经验,在卫生政策和管理研究领域有广泛的国内外影响。

主要研究方向:

社会保障和卫生事业管理,为政府部门决策进行支持研究。近期研究重点有:公共卫生与健康促进政策;药品产业政策;医疗保障制度政策,异地就医管理;公立医院改革,分级诊疗政策,公立医院绩效管理改革等。

学习和工作简历:

1980-1990年在河北省从事医疗方面的学习与工作,1990-1993年就读于武汉大学,获法学硕士学位,1995-1999年历任广西北海市体改委综合科科长、社保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社会保险局副局长,1999年9月-2002年7月就读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2002年7月-2005年4月在原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医疗保险司工作。2005年5月调动到中国人民大学工作。

学术创新:

在2006年启动的新一轮中国医改过程中,作为第八套医改建议方案执笔人,最早提出了中国新一轮医改政策分析框架“四领域分析”法,即按照公共卫生、医疗服务、药品产业、医疗保障不同领域特性进行政策抉择,并界定了中国医改的“四个领域范畴”,提出了构建“四个体系”的建议。

2008年对中国医疗保险异地就医问题和慢病防治策略进行了研究,主要观点通过提交建议方式被医改方案所吸纳。

2009年发表论文《中国社会医疗保险统筹层次提升的模式选择——基于国际经验借鉴的视角》,在国内最早提出提升医疗保险统筹层次的“两代模式”理论,并提出我国提升医疗保险的路径和对策。

2010年主持完成了北京市卫生事业发展改革“十二五”规划课题研究,提出了“目标--发展重点透视矩阵构建”并运用到课题研究,主要研究成果被采纳。2011年发表论文《公共部门规划:目标—发展重点矩阵构建及应用》。

2010年首创提出公立医院“驱动型”绩效管理模式概念,并具体运用指导公立医院进行绩效管理改革。

2011年提出了中国公立医院改革的“分层协同治理模型”,用以分析和研究公立医院改革政策。

2012年在《中国新医改现实与出路》一书中提出了医改的“两个系统”,即“社会系统”和“专业系统”,主张重视两个系统的协同和配合。

2013年完成国家社科重点课题公立医院改革跟踪研究,并提出了“医改政策指数”的概念,应用到17个国家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的评估。

2013年9月,主持国家社科重大课题“健康国家建设和慢性病社会经济危害预测与治理研究”。

学术交流和社会服务:

近年来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明尼苏达大学、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帝国理工大学等国际一流大学邀请访问研究和讲学;被《中国卫生经济》、《中国卫生》、《中国医院院长》、《中国药房》、《中国医疗保险》等杂志聘为特邀编委;担任国务院医改办、国家卫生计生委、人社部等部委的咨询专家;兼任多个地方政府或部门特聘专家或顾问。

2014年初,获得由国家卫生计生委主管的《中国卫生》杂志组织开展的2013年全国“推进医改、服务百姓健康”年度十大新闻人物。

2015年4月出任国务院医改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责编:赵敬菡、许晓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