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健康·生活>>科普要闻

年纪越大时间过得越快?主观时间拉长客观时间变快

2016年04月15日09:12 | 来源:河北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年纪越大时间过得越快?主观时间拉长客观时间变快

“悠长的暑假”是许多人儿时共同的记忆。但随着年纪渐长,“时光飞逝”的感觉愈发强烈,一天、一月、一年,都如白驹过隙,一晃就过,“一眨眼又是一年”成为许多人的感叹。

年纪越大,时间就会过得越快?这种感觉是科学现象还是个体错觉?近日,记者就此采访了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医师李幼东。

主观时间拉长,让客观时间“变快”

“人的大脑对时间是有记忆的。”李幼东说,生活中,的确存在“年纪越大,时间过得越快”这一现象。但要弄明白这一现象,就必须对“时间”在心理学范畴的定义有所了解。

“首先,人类有时间知觉。”李幼东介绍说,时间知觉是人脑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认知加工过程,即人们对时间过得快慢或某事发生后时间长短的内在体验。“时间知觉同注意、记忆及决策能力等一样,是人类认知活动的重要基础,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及许多高级认知功能都密切相关。”

“同时,时间也有客观时间和主观时间之分,客观时间是用钟表和日历来衡量的,是不可更改的;而主观时间则是对客观时间的估计和判断。”李幼东解释说,时间的知觉与感受,受注意、情绪、压力、年龄等多种因素影响。随着年龄的增加,人在衰老进程中,体内的某种节律在变慢,而客观的时间没有变慢,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快了。

李幼东介绍,美国曾有一位生物学家在45年的时间里,每天对1分钟进行“估算”。“结果证明,随着他年龄的增长,估计时间的准确性有所下降,客观时间1分钟没有改变,但他的主观时间的1分钟变得越来越长,就他而言,客观时间就相对变快了。”

还有学者挑选了两个不同年龄组的人进行实验,一组是二十几岁的年轻组,另一组是60岁以上的老年组,让他们闭上眼睛,等他们觉得1分钟到了时,再睁开眼睛。结果,年轻组的人大多等五十几秒到六十几秒后睁开眼睛,其主观时间的长度与客观时间长度很接近。老年组的人却常常等八十到九十秒钟才睁开眼睛, 其主观时间的长度长于客观时间长度。“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大脑时钟放慢,其主观时间变慢,就觉得客观时间过得飞快。”

缺乏新鲜感受,削弱时间感知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新去一个地方时,去的路总是显得很长,回来时却似乎要短得多。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人类还有对时间流逝的知觉,而且我们对时间长度的知觉在很大程度上会因情景不同而变化。”李幼东解释说,去时走这段路,对你来讲是全新的经历,你所看到的景色都是新鲜的,你的大脑需要对这些新鲜事物进行处理、记忆,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很慢,路似乎变得很长。而回来时,这些景象不再是第一次体验,一切变得熟悉,大脑需要处理的事物也减少了,在个体感觉上,时间过得就快了,路也似乎短了许多。

“旅途中许多新鲜感受,刺激着大脑的记忆。其实,人生也是一样的。”李幼东介绍说,小时候看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哪里都是新鲜的,外界充满了各种新鲜刺激,这样就显得每一天都很漫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外界的事物新鲜感开始减少,更多的是一种单调的重复刺激。“新鲜感受越来越少,不但削弱了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同时保留的记忆也信息不全,这样显得一天不经意间就过去了。”

那生活中,我们如何应对这种感觉变化呢?李幼东提醒说,“我们一定要学会忘记年龄,让生活更充实,保持对生活的新鲜感,培养你对外界的关注兴趣,使大脑常接受新鲜事物的刺激。虽然随着年龄的增加,不再需要重复以前快节奏的生活,但科学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时间,有助于摆脱觉得时间越来越快的烦恼。同时,要科学膳食、合理养生,从年轻时就开始不酗酒、不吸烟,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尽量多睡、早睡,不熬夜,做一些适当的健身运动,以防脑细胞的老化与凋亡。”(记者 张淑会)

(责编:许心怡、权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