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新闻要闻

北京中学生食药品安全认知率超7成

2015年12月02日08:39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北京中学生食药品安全认知率超7成

   12月1日,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中学生食品药品安全认知状况调查结果,数据显示,北京中学生食品、药品安全相关知识回答正确率分别为74.8%、74.4%。说明大多数中学生具备了基本的食品药品安全知识,表明近年来本市将食品药品安全知识纳入中小学课程成效明显。调查还发现,中学生“关注程度”从高到低依次是食品安全问题、药品安全问题和药物滥用问题。

   “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总局委托,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今年以本市部分中学生为对象,开展中学生食品药品安全认知状况调查,旨在为后续中学生的食品药品宣传教育和科普提供参考依据。”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新闻宣传处处长张黎明介绍。

   据悉,本次课题调研历时数月,涉及本市东城、丰台、怀柔3个区的共4224名初中生、高中生、职业高中生,半数为初中生,其他为高中生和职高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调研采用收集问卷进行现况研究的方法,其中问卷中有关知识水平调查的题目杜绝了“掌握”、“基本掌握”等主观的判断,而是采用一些科普知识测试题的方式,检验中学生的认知水平。从知识、态度和行为方面描述北京市中学生对食品药品安全的认知情况并进一步按照社会人口学特征进行了分层比较。同时,也对适合中学生科普宣传的方式进行了分析。课题执行人、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詹思延介绍说。

   超9成中学生在乎食品安全问题

   有超过96%的中学生表示非常在乎或比较在乎食品安全问题。

   调查的食品科学知识包括食物中毒、腐败变质原因、食物常见分类、健康生活方式、食品添加剂、食品保质期等基本内容。其中,在回答“过保质期食品蒸煮后是否可以食用”等食品保质期相关问题时,近9成中学生答对,在回答“食物腐败变质是否由微生物引起”,正确率达7成;在回答“平衡膳食、多吃保健品、适度控制体重、多吃多睡中哪些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正确率也达到了62%。对食品添加剂是否该使用,是否应该合理使用添加剂等添加剂的回答,正确率也达到5成。但是,对于“食物中毒有那些常见原因”等问题,能够从“细菌、化学物质、有毒动植物”中挑选出完全正确答案的仅有3成。

   过半中学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调查显示,超过95%的学生经常或偶尔会担心小店或路边摊贩卖的食品不卫生。但在行动上,却有高达7成的学生经常或偶尔会在学校周边的小摊贩购买“小食品”,接近一半的学生并没有因为担心特定的食品安全问题而减少相应食品的摄入。中学生中,对认为存在安全问题的“小食品”7成表示会购买,5成表示不会减少摄入。这表明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在食品安全方面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抗生素成安全认知“短板”

   对药品相关知识认知率的调查显示,大部分中学生对于药品不良反应、保健品是否可以治病、输液与口服药的优缺点等理解较好。比如在回答“抗生素是否应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9成回答正确;在回答“是否所有药品都有一定的副作用”,8成回答正确。

   调查同时发现,尽管大部分中学生指导抗生素应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但是对于哪些药物属于抗生素的问题上正确率较低。有38.8%的学生知道阿莫西林是抗生素,48.4%知道头孢拉定是抗生素,仅有20.1%知道诺氟沙星是抗生素,而误认为阿司匹林是抗生素的学生则达到了49.6%。

   抗生素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但是并不是万能药,大量、重复的使用会导严重的致抗药性,一旦人体在青少年时期就产生抗药性,会严重影响日后可能出现的感染治疗;而且青少年的肝肾功能发育还不成熟,更应该慎用那些主要经肝脏代谢和肾脏排泄的毒性较大的抗生素。而本次调查结果提示,对中学生的药品安全科普宣传中,有关“抗生素”的内容是薄弱环节。

   健康科普最青睐“手机和网络”

   课题对宣传途径的普及性及学生的喜爱程度做了调查。宣传方式普及度排名从高到低依次为: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电视广告、平面媒体、老师讲授、广播、宣传手册、主题活动、小组讨论、一对一咨询。宣传方式受学生喜爱程度的排名从高到低依次为:手机媒体、网络媒体、电视广告、平面媒体、老师讲授、主题活动、宣传手册、广播、小组讨论、一对一咨询。相对于药品安全,学生更关注食品安全相关的内容。

   提高中学生食药品安全认知需多方合力

   对班主任、校医、校领导的访谈表明,学校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活动。相对于药品安全,学校更为关注食品安全方面的内容。受访者认为现阶段学生对食品药品安全的认知状况尚可,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知识来源零散片面,缺乏完整系统的学习,以及知识与行为脱节,容易受虚假宣传的误导等,因此十分有必要在校园内开展相关宣教活动。在食品安全方面重点引导学生将知识内化到行动;在药品方面应进一步加强,尤其是开展处方药、非处方药、抗生素等相关知识的普及宣传。

   宣传形式应多样化,互动性强的方式比较有吸引力,如主题宣传活动等,同时新兴媒体如手机网络等也具有很大优势,但也不能忽略电视、宣传板等传统媒体的作用。在宣传的频率方面,一学期2-3次为宜。

   当前,任何校园形式的科普宣传都要取得教育部门的认可和支持。对学生的食品药品安全科普知识宣传也只有政府、学校、家长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才能取得行之有效的宣传效果。(刘映)

 
分享到:
(责编:权娟、聂丛笑)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