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人民网>>健康·生活>>正文

糖友要谨防肾病,请牢记1到5

2015年03月17日14:05  来源:人民网-生命时报  手机看新闻

编者按:今年的3月12日是“世界肾脏日”,它提醒我们:爱护肾脏、预防肾病是每个人必做的功课。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保护肾脏就显得尤为紧迫,这是因为,由糖尿病肾病导致的肾衰竭已经大大增加,糖尿病已经成为肾脏最危险的杀手之一。

1个策略:血糖达标

王先生10年前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起初没什么症状,他把医生的嘱咐当成了耳旁风,平时应酬不断,饭局不少,药总是想起来就吃,想不起来就不吃。前不久,王先生感觉浑身不舒服,脚开始肿了,化验发现,尿里有大量的白蛋白,肾功能已经濒临衰竭。原来,这10年来,没有得到控制的糖尿病已经悄悄侵蚀了他的肾脏。因为已到了肾衰竭期,王先生只能靠透析维持生命了。

糖尿病导致的慢性并发症有两大类,一类是大血管病变,如心、脑血管病变,另一类是微血管病变,如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等,肾脏病变也是微血管病变的一种。发生糖尿病肾病的机理是很复杂的,简单地说,就是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肥胖等一系列代谢综合征的表现损害了肾脏内的微血管,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高血糖。临床上发现,1型糖尿病患者平均发病后5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病后3~4年就会出现早期肾损害,先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升高,而后尿里会出现微量白蛋白。并且,血糖控制得越差,糖尿病肾病发生的几率越大。

研究表明,血糖达标是预防微血管病变的首要策略。把血糖控制好,就能极大地保护糖友的肾脏。▲

2号杀手:损害肾脏

慢性肾病是人群中的常见病。在发达国家,导致终末期肾衰竭的第一位原因是糖尿病,占到40%以上;在我国,源于肾小球肾炎(IgA型为主)的慢性肾病最多,糖尿病导致的肾病尚居于第二位。不过,随着我国人民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的改变,糖尿病病人越来越多,成人2型糖尿病患病率已经达到11%,因此继发于糖尿病的肾损害呈明显上升趋势,在北京、上海某些大医院新进入透析治疗的患者中,现在糖尿病肾病已经跃居第一位了。

人到40岁以后,肾功能以每年1%左右的速度衰退,如果这时再患上2型糖尿病,不但高血糖会伤害肾脏,而且常与其伴随的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血症及肥胖等因素也会成为损伤肾脏的帮凶。因此,积极控制体重、预防糖尿病及其他代谢紊乱发生,就能极大地避免肾脏病。糖尿病患者检查身体需做造影时,应先评估肾脏情况,以免造影剂伤肾;肾毒性药物应慎用;女性应预防泌尿系感染。▲

3项检查:每年必做

肾脏具有强大的代偿功能,糖尿病对肾脏的损害是隐匿的,患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但肾功能已经悄悄受损了。因此,要想把糖尿病肾病消灭在萌芽之中,绝对不能靠自我感觉,须定期做以下3项检查:

1.肾小球滤过率。肾脏的主要作用就是将血液中的有害物质清除出体外,这种清除作用就是肾小球的滤过功能。肾小球滤过率是衡量肾功能的重要指标,其正常值成人在80~120毫升/分钟左右。要测定这个指标,需要空腹抽血化验血肌酐,然后进行估算。在糖尿病肾损害的1期,仅有肾小球滤过率的增加,在这个阶段,如果纠正高血糖,肾损害是可以逆转的。确诊糖尿病后,肾小球滤过率应每年测一次;如果出现了糖尿病肾损害,则每半年测一次。

2.尿白蛋白测定。白蛋白是血液里的正常成分,不会出现在健康人的尿液里,如果尿里有了白蛋白,说明肾脏受损了。糖尿病患者的肾脏微血管受损,白蛋白会漏到尿液中,出现微量白蛋白尿,而此时尿常规化验还无异常,尿蛋白为阴性,因此只有做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可以捕捉到早期糖尿病肾病。要查尿白蛋白,患者只需要留清晨第一泡尿,经过化验就可以测算出该值。确诊糖尿病后,尿微量白蛋白应每年测一次;如果出现了糖尿病肾病,则每半年测一次。

3.尿常规。糖尿病患者出现微量白蛋白尿后就应该定期进行尿常规检查,如果尿蛋白阳性,还应该留24小时尿液做尿蛋白定量化验,作为监测病情变化的依据。另外,尿常规检查还能发现尿路感染,尿路感染也可能损害肾脏,因此需要早发现早治疗。▲

下一页
 
分享到:
(责编:许晓华、刘婧婷)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