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人民网>>健康·生活>>正文

年销售增长8.8% 赛诺菲新常态下的中国速度

2015年02月17日09:04  来源:人民网-人民健康网  手机看新闻

人民网上海2月17日电(记者傅立波、赵敬菡)近日,赛诺菲公布的201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概要数据显示,2014年,赛诺菲在中国全年销售额达16.03亿欧元,同比增长8.8%,心血管糖尿病等业务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相对于内经济下行的严峻形势,赛诺菲的业绩显示出其强劲的发展动力。据赛诺菲高层透露,从2014年到2020年,赛诺菲有18个创新产品将会推向全球市场,未来上市后的第一个五年内则可能取得300亿欧元的回报,即400%的增长。然而,在喝彩和红的同时,真正需要探究的是,这张成绩单背后所隐藏的东西能否为“我”所用。

看好新常态下的中国机会

我国的部分企业将由“深秋”进入“初冬”。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显示,2015年世界经济仍处于危机后的大调整阶段,由于内部结构差异明显,世界区域发展更趋分化,但总体有望维持低增长态势。而中国经济,在短期内依然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专家认为,部分企业可能要经受更加严峻的考验。

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7.4%。这个数字犹如刺破了高空中的气球,泄气之声不绝于耳,唱衰中国经济的声音多了起来。

新常态的提法较为科学,因为事物的发展规律都是起伏前行,没有一条直线的。赛诺菲亚洲区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裁龙贤礼博士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认为,中国经济多年来保持两位数的高位运行,猛地降至个位数,是有点承受压力。“但是,7.4%的增长率要是放到当今欧洲的话,我相信很多欧洲国家都会非常开心。”

新常态下的中国市场机会诱人。一方面,从人口的角度讲,中国社会逐渐步入老龄化,很多的慢性病发病率较高,包括糖尿病、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等。中国政府从2003年开始,每年会把GDP的4.8%投入到医疗领域,到2020年这个数字预计将会达到7.0%。另一方面,中国医疗总费用中有近50%是药物的成本,未来医疗服务的增速可能会比药物来得更快。龙贤礼认为,中国药品市场未来还是会以较高的个位数甚至两位数的速度增长,中国很快将会成为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

如何在中国市场获得成功?龙贤礼反问,对于患者来讲,为什么要选择来得时而不选择其他的产品,为什么要选择波立维而不选择同样的竞品?“我们坚信,产品只要能够真正给患者带来更好的生活,就能获得成功。”

研发硬投入中的信心来源

赢得未来的战略核心是产品,研发创新是关键支撑点。据介绍,目前赛诺菲全球研发有16500名员工,有五个研发总部,每年的研发投入约47.8亿欧元,值得注意的是,赛诺菲已经基本完成了从小分子到大分子产品为主的转变,当前有超过50% 的研发是生物制剂,同时有50%以上的研发项目来自于与外部的合作。

赛诺菲的研发并非一帆风顺,曾经也走过一些弯路,值得中国同行借鉴。赛诺菲全球副总裁、 亚太研发总部总裁江宁军博士介绍,2007年—2009年是赛诺菲的研发低谷,产品线的专利即将到期,机构臃肿,人员专业素养不够,产品线相对较弱等问题困扰着我们。2010年公司上层进行了调整,原美国国立卫生院院长曾和礼博士(Dr. Elias Zerhouni)带着他的两个理念、三个原则加入研发部门,做了四件事情改变了不利局面。

曾和礼博士的第一个理念是,需要利用转化医学更快地将实验室内激动人心的发现转化到人的身上。第二理念是,赛诺菲不可能拥有全部的人才,必须要和外界携手合作。三个原则:第一是要以患者为中心;第二保障科研的质量;第三提高科研的效率。四件事情包括:一、重新洗牌,筛选当时最有希望能够通过一期、二期和三期临床试验的在研产品,给予它们高度的关注和支持,推动其上市;二、引进大量高精尖人才来充实公司的新鲜血液;第三,实现从一个小分子变成一个大分子产品的公司;第四,把整个公司的研发变成开放的,以合作为基础的研发。

赛诺菲看好中国市场,研发投入的信心来源于两个方面。江宁军认为,一是看未满足的医疗需求,像中国这么大的一个国家有很多未满足的医疗需求。二是研发的生态环境,包括政府部门的支持,人才储备,以及发表的文章,专利的申请等。“全球生物医学方面发表的学术文章30%来自于中国,在全球药界15%的专利来自于中国,这充分说明中国有很大潜质,让我们对于中国市场充满信心。”

 
分享到:
(责编:许晓华、刘婧婷)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