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人民网>>健康·生活>>正文

关于胆固醇认识的三大误区 你知道几个?

2015年02月11日13:35  来源:人民网-人民健康网  手机看新闻

人民网北京2月11日电(许晓华) 昨日,在“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胆固醇管理·2014)”项目年度总结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顾东风介绍,与高血压等其他较易识别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相比,人们对血脂异常的认知率偏低,在胆固醇管理领域,可归结为3个“不知道”。

第1个不知道:不知道“坏胆固醇”是卒中、冠心病等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坏胆固醇”是导致主要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正常的动脉内壁光滑、坚实而富有弹性,而发生粥样硬化以后的动脉,由于血脂沉积于动脉内膜,内膜纤维化,形成粥样斑块,血管壁也随之增厚、僵硬、钙化,这个过程俗称“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最终将导致血管径狭窄甚至完全阻塞,血液无法流通,从而引发冠心病、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等一系列心脑血管疾病。

国内外的血脂防治指南一致认为,“坏胆固醇”偏高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最主要原因。现代医学的解剖结果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主要成分是“坏胆固醇”。由“坏胆固醇”组成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除了会造成血管径狭窄、影响脏器供血之外,它还不稳定,容易破裂或脱落,会在短时间内迅速堵塞血管,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或脑卒中,危及生命。

第2个不知道:不知道约70% 胆固醇是人体自身合成的。

临床上医生经常遇到一些心梗、脑梗患者,在平时生活中自行停降脂药,有些患者还会说为了降胆固醇而长年累月坚持清淡饮食,甚至是全素食。这样是不是就可以控制住胆固醇水平呢?

在2014年胆固醇管理项目中,多位专家都对此进行了指正,并强调指出:约70%胆固醇是人体自身合成的,而且这种合成是不断进行的。不仅如此,对于绝大多数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来说,“坏胆固醇”偏高是内源性合成酶升高所致,靠减少胆固醇摄入无济于事,必须使用他汀类药物才能降低超标的“坏胆固醇”。一旦停药,内源性合成酶继续升高,“坏胆固醇”继续在体内过量合成,病人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会再次升高。

第3个不知道:不知道他汀类药物服用时间越长,获益越大。

有人担心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发现血脂下降到正常水平后就停止服用降脂药物。 对于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顾东风表示,人群中他汀类药物副作用的发生率较低,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只要在治疗随访中与医护人员保持沟通并定期检查身体,就能有效监测并控制药物的副作用,无需过度担心。

目前医学界公认他汀类药物是降胆固醇治疗的主导药物,其疗效和安全性是有保障的。那些血脂水平已经达标的心脑血管病患者,也应坚持他汀治疗,因为他汀类药物带来的心血管获益需长期坚持治疗才能体现更大收益;过早停用他汀类药物或减量,只会让患者失去药物保护,血脂水平不再得到控制,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再次升高。

小贴士:

胆固醇也分“好”与“坏”

1、血脂是血浆中脂类的统称,包含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磷脂等。

2、胆固醇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俗称“坏”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俗称“好”胆固醇)。“坏”胆固醇升高危害最大,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条件。

3、“坏”胆固醇危害很大,因为它会在血管中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斑块不断增大,使动脉血管逐渐狭窄甚至阻塞,引起心绞痛、心肌缺血、脑梗死、脑软化。更可怕的是,这些斑块就像“不定时炸弹”,会在没有任何先兆时破裂,迅速堵塞血管,引发急性心肌梗塞甚至猝死。

 
分享到:
(责编:许晓华、刘婧婷)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