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每年有150万人等待器官移植,而成功器官移植不足1万例,很多患者在苦苦等待中去世,器官来源严重短缺已是不争的事实。尽管目前政府在大力普及器官移植相关知识,提高公众知晓率,积极推进器官捐献的工作上做出了可贵的努力,但仍然不能彻底解决供体器官短缺的问题。为使器官移植事业能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科学界一直在探索寻找可靠的替代品,开展异种肝移植研究有望是一种从根本解决供体器官来源的办法。
所谓异种器官移植,是用手术的方法将某一种属个体的器官到另一种属个体的某一部位。只要人体接受这些“异种器官”移植不引起严重的免疫系统反应,这将形成事实上源源不断的人体移植器官来源,从而有效解决人体移植器官严重短缺的现状。西京医院在异种器官移植方面做了有效的探索。
4年前,西京医院肝胆胰脾外科窦科峰教授针对国内供肝短缺的局面就做出思考,开展异种肝移植的研究也随之产生。几年来,窦科峰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查阅、翻译了大量国外关于异种器官移植的文献,对异种器官移植的历史、现状有了全面了解。目前学术界公认猪是异种移植最佳供体来源,但用猪作为器官来源存在超急性排斥反应,凝血障碍等问题。窦科峰教授带领他的团队开始了艰苦的基础研究,针对防治超急性排斥反应、急性排斥反应以及纠正凝血功能紊乱等问题进行深入探索。5月7日,窦科峰教授领导的团队在异种肝移植的研究上又有了新的进步。在他的主持下,西京医院肝胆外科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研究所和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成功实施世界首例转基因猪-藏酋猴异种异位脾窝辅助性部分肝移植手术。其中,供体猪是由北京畜牧研究所潘登科研究员培育的GTKO转基因猪,该小型猪由我国自主研发培育,敲除了导致超级性免疫排斥反应的天然抗原基因;受体猴是由四川省实验动物研究所提供的,和人类生理、生化、免疫、解剖等最接近的藏酋猴;采用的手术方式是切除猴的脾脏,将猪的部分肝脏放在猴的脾窝行异种异位脾窝辅助性部分肝移植。
术前,窦科峰教授所在的西京医院肝胆胰脾外科联合实验外科、麻醉科、手术室、骨科、超声科、放射科、检验科、药剂科、输血科、药剂科等十二个科室,并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研究所及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的工作人员一起经历了数次全院讨论,完善了各种术前准备,制定了详细周密的麻醉、手术、治疗及护理方案,全面地考虑了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及应对预案。在医院首长的关心、各位专家教授的指导和帮助以及全院的各个相关科室的积极配合和大力保障下,“猪-猴”异种肝移植手术终于于2013年5月7日顺利实施。供体手术从5月7日上午10:00开始,至13:20结束;受体手术从下午14:00开始,至20:00结束,总共历时近10余个小时。目前受体猴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在本次手术中,采用的是已经敲除引起超急性排斥反应基因的转基因猪,并且实施的手术方式是在保留猴自身肝脏基础上,切除猴脾脏后的行脾窝异位辅助性肝脏移植,既可消除超急性排斥反应,又保证受体凝血系统的相对稳定。该手术的成功实施,为异种移植的临床应用奠定了必需的理论和实验基础,有望彻底解决器官短缺问题,挽救更多的患者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