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专题策划>>聚焦卫生法治>>专题风采>>科技前沿

检测蛋白碎片可实现卒中早期预警

2013年10月28日10:14    来源:中国医药报    手机看新闻

 脑的新陈代谢旺盛,生理功能复杂,脑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愈后准确判断有可能吗?在5月20日举办的世界脑科学顶级学术会议——上海第26届国际脑血流与脑代谢论坛上,大会主席、复旦大学陈俊教授表示,这完全有可能实现。

据2013年中国卒中大会的最新报告显示,我国40岁以上卒中人群高达1036万人,每年约150万人死于卒中。陈俊表示,早期诊断卒中的方法是血液标记物,但是这种方法因不同的蛋白质类型有其局限性。如何找到潜在的与脑疾病有关的早期特异性生物标记物,是诊断和判断愈后的重要手段。他们运用高敏度方法,利用患者微量体液对脑疾病进行检测后发现,脑出血或脑缺血导致的卒中释放出的生物标记物是不同的,脑疾病轻重或愈后好坏释放出的生物标记物也是不一样的。目前,他们正在寻找人体内释放出的各种生物标记物,并破译出它们的“神秘语言”。陈俊领导的团队研究发现,脑损伤患者的脑内钙蛋白酶被激活后,该蛋白酶就会“切割”破坏脑内一系列正常的蛋白组织,使原来很完整的蛋白“恶变”为碎片,并释放到人的体液内。陈俊说,运用特殊方法检测出这些“碎片”,对了解患者脑损伤程度和判断愈后有重大意义。陈俊表示,除钙蛋白酶外,如今我们已找到多种潜在的卒中早期标志物,可成功为潜在的发病人员提供预警,及时治疗,减少发病率。

陈俊说,脑疾病与脑血流、脑代谢和脑功能有重要关联。目前CT和磁共振是诊断卒中等脑疾病的重要手段,但它的缺陷除了要等发病数小时后才能确诊外,更主要的是无法准确判断患者病程转归和愈后状况。如今,我们已把更先进的分子影像技术用于脑疾病的诊断。在医务人员的指挥下,可利用该技术对脑内特殊的生物标记物进行辨认,了解脑内特殊的分子变化,从而对卒中或脑损伤患者的病理变化进行准确诊断,并可对病程转归和愈后作出准确判断。

陈俊表示,当前,脑研究已从宏观发展到微观,但依然面临众多挑战,人类距真正认识自己的“脑”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任重道远。

据悉,本次大会是由国际脑血流与脑代谢协会主办,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共同承办,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共38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临床医生和基础科研工作者在内共1000多名专家学者与会。为推动并激励全世界青年学者投身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大会设立了114个青年研究奖,颁发给来自19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大陆42名)的青年学者;评选出4名杰出青年科学家,并给予奖励。

(责编:刘婧婷、赵敬菡)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