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人民网健康频道

    鞠躬尽瘁为祖国医学事业奋斗至生命最后一息
        
        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胆道外科奠基人之一、解放军总医院专家组组长黄志强,从医77年,把毕生心血献给祖国医学事业,铸就了大医为民、德技双馨的人生传奇。黄志强出生于医学世家,儿时正值日寇侵华,亲眼目睹国人遭受的深重苦难,激发了他学医报国的志向。1949年全国解放前夕,他毅然投向新中国怀抱,立志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和智慧奉献给祖国医学事业。1952年,他告别新婚妻子,主动请缨奔赴朝鲜战场,担任志愿手术队副队长,每天救治上百名伤员。1956年,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入伍,开启了人生新征程。1978年拨乱反正后,他把全部心血和精力都投入到国家和军队医学事业中。【生平简介】

黄志强精神

治学之道


不做“手术匠”而做“外科家”

“我喜欢做一些有挑战性的工作”

    黄志强认为,仅靠技术永远不会成为优秀外科医生:“手术做得快说明不了什么,关键是要做得好。”没有扎实的临床学科基础,缺乏细致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不能时刻将术中悬而未决的问题放在心上,这样的外科医生只能算是“刀匠”。从历史上来讲,外科医生就是一个动作比较麻利的“手工匠”,并没有学术上的地位,内科医生拿着一本书教你怎么做你就怎么做。而要成为一个“外科家”,只有掌握丰富的外科学知识,同时还要在动手术之前,多思考,并且能够从心理学、生物学各个关联的知识去决定患者应该做的手术,这样的手术才能够获得更大的成功。
    “‘理论巨人’和‘行动矮子’不一定是好外科学家,而‘莽撞家’则更坏事。有人说,对于外科医生,摇摆不定的心思比颤动的双手更有害。”黄志强说。【详细】

大师风范


肝胆大师——黄志强

“治别人治不好的病,开别人不敢开的刀”

    在肝胆外科,黄志强的名字无异于“胆道之父”的同义语。早在20世纪50年代,黄志强发现西方学者撰写的教材中,大量篇幅介绍的都是外国多发的胆囊结石,而对中国胆道疾病中发病率高、病情复杂且并发症多的肝胆管结石却描述很少。许多病人被误诊、漏诊,一旦被发现患有这类肝胆疾病,患者就等于被宣判了死刑。从此,无论在重庆、上海,还是北京,黄志强数十年如一日,瞄准肝胆疾病孜孜以求,为世人攻克肝胆疾病赢得了一个个“第一”。
    这一漫长而艰难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在承担繁重医疗工作的同时,黄志强利用休息时间进行大规模资料收集分析,凭着丰富的外科经验及缜密思维逻辑,率先提出“原发性胆管结石症和肝内胆管结石症”的概念与理论;由他主持的地区与全国性胆石症病例调查,为搞清肝胆疾病的诊治提供了翔实依据。【详细】

深切缅怀


和蔼可亲的黄教授

我们眼中的“胆道外科之父”

    从20年前在医学院上学的那一刻起,我们就知道了黄志强院士的大名。他在中国外科医生的眼里,是当仁不让的殿堂级人物。心中一直非常向往有机会当面聆听黄教授的教诲。
    记得2009年,科里收了一例复杂的胆道损伤病例。患者是位中年女性,骑电动自行车,不慎失去平衡摔倒后,导致腹部闭合伤、失血性休克、胆管横断伤,经当地县医院简单处理后送苏北某医学院附院就诊,随后历经3次手术,效果不佳,术后发生高位胆管狭窄致梗阻性黄疸、胆管炎反复发作。患者因其朋友在当地LC术后发生胆道损伤,经我科焦华波主任治愈后慕名来我科就诊。由于患者病情复杂,在完善了所有的检查后。焦华波决定请黄志强院士,也是他的授业恩师会诊看看。这是我第一次见黄院士,内心非常的激动。教授身材高大,满头银发,眼神柔和,特别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他非常详细的向焦主任询问病史。【详细】

院士身影

  • 黄院士青年时代黄院士青年时代
  • 黄志强 黄萃庭 吴孟超 顾倬云相聚青岛黄志强 黄萃庭 吴孟超 顾倬云相聚青岛
  • 黄院士为病人解释病情黄院士为病人解释病情
  • 黄院士在地里为人查体黄院士在地里为人查体
  • 黄院士带学生查房进行讲解黄院士带学生查房进行讲解
  • 黄院士带学生在肝胆外科病房查房黄院士带学生在肝胆外科病房查房
  • 黄院士在海南省人民医院义诊黄院士在海南省人民医院义诊
  • 黄院士为患者做手术黄院士为患者做手术
  • 黄院士参加解放军医学院毕业典礼黄院士参加解放军医学院毕业典礼
  • 黄院士在办公室留影黄院士在办公室留影
  • 黄院士在家乡与本人雕塑合影黄院士在家乡与本人雕塑合影
  • 黄院士生活照黄院士生活照